采访王勤美时,他上午刚从中央领导手中接过荣誉牌。民盟中央推荐的“同心·明眸工程”被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社会服务优秀成果”称号。而王勤美正是“明眸工程”的倡议人和参与者。
民盟中央委员、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执行院长、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副院长、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防盲学组委员……50多岁的王勤美几乎所有的头衔都与“眼睛”有关。
谈起“明眸工程”,这个国内资深的防盲治盲专家,眼睛里闪烁着灿烂的光芒。“防盲治盲是我一直从事的工作,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眼疾患者,他们内心深处传达出的对光明的渴望无不让人触动。”王勤美说,医者父母心,治病不分穷人和富人。医生有这个技术,医院有这个设备,外面那么多需要治疗的患者,又有多少能实现上门求医?因此王勤美所在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从2006年就开始派遣医疗小组外出做免费白内障手术。
从单纯的医院行为发展到成果丰硕的品牌工程,这个动议真正出现,是在2007年底民盟中央的一次全会上。在针对如何拓展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内涵的小组讨论上,王勤美从自身实践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开展医疗扶贫?旋即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没想到的是,当晚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就找到王勤美,对民盟中央牵头协调开展医疗扶贫的计划进行了商谈和确定。
在摸索和实践中,王勤美为这个计划想了一个名字——明眸。“首先这项工作与眼睛相关,又恰好与‘民盟’有些谐音,双层意思都包含在内。”民盟中央最初对这项工程的定位就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王勤美解释说,贫困地区的县乡医院眼科技术水平一般都不高,再加上老百姓没有多余的钱去看病,这些地区就成为眼疾的高发地区。
备人员、配设备、选地区、挑医院……大家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投入到边远的第一线。
贵州、云南、四川、青海、重庆、陕西、新疆……民盟中央相关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一路走来,播撒一路光明,收获一路感动。“明眸工程”日渐成为民盟中央社会服务的响亮品牌,在温州以及各地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支持下,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具体实施下,这一系列医疗扶贫活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对“明眸工程”给予高度赞赏。蒋树声还特地从北京来到西宁,出席了青海“明眸工程”的启动仪式。
王勤美拿出一张印象深刻的照片,这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海尼沙汗·依布拉依木大娘术后第二天激动地抱着参与“明眸工程”的医生亲吻的一瞬间。定格的一瞬间,大娘把医生抱得那样紧。“每一个义诊复明的现场都有感动的场面,因为白内障复明的效果很明显,也许昨天还什么都看不见,今天一睁眼就看到了全世界,这种对比的震撼是巨大的。”王勤美说,每当这个时候,再苦再累都觉得是值得的,因为这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与此同时,王勤美也在思索,医疗小分队深入现场固然重要,但仍是点对点的帮扶,治疗的范围依然有限。如何使“明眸工程”能让更多的眼疾患者受益?对此,义诊之外,“明眸工程”在每一个所奔赴的贫困地区,均设立了定点帮扶医院。“在三年一轮的帮扶合作协议期内,我们出人力物力帮这些县市级医院建立防盲体系,培训医护人员和防盲管理人员。针对当地的贫困状况,我们发动温州籍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捐款为贫困眼病患者支付手术费等。”王勤美说,这样爱心就能覆盖更多患者。
在采访中,王勤美一直对早先商行天下,如今善行天下的温州人精神,赞不绝口。用他的话说,如果没有这些无私的温州商人最初和持续的支持,这项工作就没有如此的成效。而工程启动后投入第一笔善款的温州蜘蛛王集团,看着民主党派医疗扶贫的成效,对随后每一次的对口援建医院都进行了捐款。随着社会效益的扩大,加入爱心行列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从温州逐渐走到了全国各地。
“这是在民盟的组织框架下,我们个人才能将医疗扶贫的爱心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也真正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民盟组织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将或许个人原本微弱的力量最大化,星星之火燃成了熊熊火焰。”对于倾尽全力的防盲治盲工作,王勤美透露自己正在主编一本眼健康教育的书。他希望对每个人都能进行眼睛的健康教育,做好普及预防,让天下人都能有一双明亮的双眼,远离贫困,打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明眸工程”已募集捐款1500多万元,治疗各种眼疾患者15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