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哈尔滨市医大一院住院部5楼,一名患者家属疑因医患纠纷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人民网)
近年来,随着医患纠纷事件的逐渐上升,医患矛盾日益紧张。2011年8月,南昌一医院因医患纠纷引起数百人械斗。今年2月,东莞某医院一病人持刀砍死主治医生。时隔1个月的今天,悲剧再次上演。原本鱼水情深的医患关系,不知从何时起,变得水火不相容,如此剑拔弩张?甚至到了兵刃相向的地步。
病人一向被视为弱势群体,但一些人极端的方式、过激的行为,反而使医生这个群体成为了“高危职业”。各大医院里,病人动辄对医务工作人员爆粗口,甚至上升为暴力事件,大有“一命偿一命”之势。难怪很多医生直呼“医生难当”。如果任事态自由发展,那么,医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谁来保障,医疗工作人员的尊严谁来维护?莫非要让“白医天使”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要承担生命风险?
医患关系的紧张,源于矛盾的长期累积。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对于治病难、就医难的意见颇多,感冒花费上千元,天价住院费等新闻屡见报端,医院的道德底线广受质疑,是赚钱还是救人?问题究意出在哪里?于是,有人将其归结于医院“以药养医”、医生收“红包”的行业潜规则,渐渐的衍生成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偏见。加之个别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视自己为手握病人生杀大权的判官,视患者为砧板上待俎的鱼肉,高高在上的态度,进一步恶化了医患矛盾。
然而,不得不说,在医患关系的演变中,职业医闹的作用“功不可没”。在金钱的驱使下,他们将利益建立在病人家属的情感之上,趁虚而入,极力诱导和蛊惑,怂恿病人向医院开出巨额赔偿条件,从中牟取不义之财。而病人家属尚未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加之缺少必要的医疗专业知识,寄希望于通过这些所谓的“医闹”还自己一个“公平的说法”,于是一桩桩简单的医患纠纷逐渐演变成一场场扰乱公共秩序的社会事件。另一方面,医院为尽快平息事端,降低负面影响,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使得“职业医闹”屡屡得手,医院有苦难言。就在这个月的17日,有媒体曝出,广东东莞一家医院,为了应对“职业医闹”,不惜使用长棍、短棍、催泪剂。然而以暴制暴的方式显然行不通,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医患矛盾真的就是不可调和,无药可救了吗?非也。改善医患关系,首先要重建信任关系。一直以来,医院,承载着病人和家属“生的希望”,医生,也被视为“救命的稻草”。“医者父母心”,作为医生,只要对生命秉持最高的尊重和敬畏,坚持“扶死扶伤”的宗旨,必然能够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睐和拥戴。其次,平息医患纠纷,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相制的制度规范。应该说,当前的医疗纠纷,不全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无理取闹,医院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操作上的不规范以及技术上的失误,患者的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才会致使医患矛盾日渐激化。再次,处理医患纠纷,还需要“第三方”的适时介入,充当好“裁判”的角色,为双方减压降噪,平息矛盾,化解争端。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呼吁,成立第三方仲裁调解机构,以应对医患纠纷问题,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