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热点新闻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不洁性生活可致眼睛感染梅毒

http://www.cnophol.com 2012-9-29 14:29:41 中华眼科在线

  一说到梅毒,大家都知道是性病,以为受害的部位肯定是性器官。其实不然,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梅毒甚至可以侵犯眼部,引起各种眼部病变。如果你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又出现了眼部疾病,在就医时应坦诚相告,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以免贻误了治疗时机。

  不洁性生活可致眼梅毒

  梅毒病原体叫梅毒螺旋体,对人体泌尿生殖器官的皮肤黏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只要有极细微的破损,它就可以乘机钻进去而致病。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其95%以上。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乳汁中,因此,除性接触直接传染外,还可能通过接吻、哺乳、握手、输血和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和日常用品造成传播。患者年龄分布很广,从婴幼儿到成年人,甚至高龄老人患病也屡有所见。

  据报道,广东今年梅毒发病的特点是以隐性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大多是在体检、婚检、献血前检查、手术前检查发现的。隐性梅毒的可恶之处就是没有症状,患者并不知道自身患病,但是有传染性,越是早期传染性越强,几年后会发展为晚期的三期梅毒。黄仲委介绍,很多人印象中,梅毒只发病于性器官,其实不然,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甚至眼部都可能被梅毒侵犯!

  双眼受累,视力受损

  眼科医生诊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因为症状较重的葡萄膜炎住院。老人身材高大,丧偶,是位工程师,退休后应聘到外地工作。医生按常规询问,老人否认有风湿、结核等葡萄膜发炎的常见因素。在专科治疗的同时,医生给他做了梅毒血清检查,果然是阳性!追问病史,老人对自己患上梅毒很愕然,但承认在外地工作期间,曾有不洁性生活史。这显然是隐性梅毒患者。

  据了解,梅毒的各型各期均可发生眼部病变,常双眼受累,比较常见的有角膜基质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其中,葡萄膜炎多发生在感染梅毒6周以后;眼睑或结膜下疳在梅毒一期就可以发生;泪囊炎多发生于梅毒在二期;巩膜炎较多在梅毒二期或三期发病。梅毒三期可侵犯眼运动神经、视神经等,表现为上睑下垂、斜视、瞳孔大小不一、视神经萎缩等。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脐带血传播,引起婴儿先天性梅毒性眼病。

  早期正确治疗,眼梅毒可治愈

  如果知道自己患有梅毒,或有过不洁性生活史,而眼部出现疾病后,就医时应该主动把病史告知医生,避免让治疗走弯路。

  眼梅毒临床表现根据传染途径、部位而不同,只要能早期做出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是有可能治愈的。对眼梅毒的治疗,应该以积极治疗梅毒为前提,争取血清阴转率早日真正实现,这样,眼科治疗的效果才能巩固,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或控制的目的。梅毒的治疗不要误信江湖术士,青霉素是杀灭梅毒螺旋体的有效药物,要及时、正规、足量、持续给药,才能避免病情反复。

  梅毒性眼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内衣裤、毛巾、被褥等要单独使用,经常煮沸消毒。要注意公共道德,沾有眼分泌物的纸巾不要乱丢。梅毒患者的亲密接触者也应做血清学检查,以排除被传染的可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cnophol)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睑,梅毒,视力)的信息
      热门图文

    T台美妆速学 钻眼裸颊

    咖啡色眼线的画法 打造

    流行的秋季眼妆化法

    国庆出游别戴隐形眼镜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国家健康网医脉通眼科
    中国风湿网眼科英才网蓝莓眼科网中国眼科网39五官科中华碑林医学网整形美容英智眼科中国眼网久久眼科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