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9日,一个全国性的医师行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成立了。十年里,协会从无到有,完成组织框架建设、推动专科医师培养、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发布中国版《医师宣言》、设立医师奖和医师协会医师节等,代表240多万名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成为“医师之家”。
■自律与维权是重点
这十年正是医疗行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指出,中国医师协会肩负着实现对医师行业“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的使命,搭建了医师与政府、医师与社会的沟通桥梁,承担三者之间沟通者的角色。
“自律与维权是医师协会的生命线,既是核心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中国医师协会荣誉会长杨镜指出,近几年,针对医师的侵权案件发生后,协会都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谴责,并提供法律帮助,建立了现阶段维护医师权益的有效模式。
2003年,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医院儿科医生被殴打和侮辱,协会最早站出来谴责医疗暴力行为,并派人慰问和调查,在全社会呼吁维护医师的权利;2007年,河北省衡水市张永果医师被残杀,协会第一时间探望并为张医师讨公道;2009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发生恶性医闹事件,协会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并将调查结果反映给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医生被伤事件、北京同仁医院徐文事件中,都能看到协会法律事务部工作人员奔走的身影。
除了维权,加强医师自律也是协会的重点工作。2011年6月26日,协会公布了《中国医师宣言》。协会还设立“中国医师奖”,表彰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医师。为了帮助医师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协会于2003年建立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师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积极替政府“分忧”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陆军介绍,随着协会的发展,其行业职能也逐渐得到政府的认同。卫生行政部门出台有关医师的政策、规定时征求协会意见已经成为常态,协会除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咨询工作外,还很好地完成了委托的诸多项目。
陆军说,协会倾全力认真做好委托工作,如临床营养科试点工作、《医疗机构人员行为规范》及手册的编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工作、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医师定期考核专项工作等。
2005年2月,协会受卫生部委托启动了“专科医师培训模式和标准”研究课题,研究组历经1年完成了首批34个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标准及培训基地标准(草案)。陆军说,目前已确定了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准入的“3+X”模式。这一制度有望彻底改变当前医师培养模式。
协会还多次参与卫生部、最高法组织的立法讨论,帮助修改《医疗鉴定程序通则》及最高法司法解释中的医疗侵权部分等。
为了解医师执业情况,协会于2002年、2004年、2009、2011年,进行了4次医师执业情况调研工作,分别在10余个省(市)进行调查,掌握了广大医师的诉求和医师行业发展的动态,并把调研的数据反馈给社会,如医师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仅占10%等,这些数据给社会带来震动和思考。
■下一步要强化协会职能
“伴随着中国医师协会的成立,我国医师队伍的管理也由单一的卫生行政管理过渡到卫生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上来。”十年前,在中国医师协会成立大会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的一席话给中国医师协会定下了基调。
十年里,协会从无到有,成立了39个专科医师分会、12个专业委员会,并主办22种医学期刊,这个医师最大的行业组织枝繁叶茂。
近年来,协会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广大医师向群众传递健康知识和理念。特别是面向“渐冻人”设立的 “融化渐冻的心”救助公益活动,累计救助病友超过1500名,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杨镜曾用“服务协调是根本,自律维权是重点,监督管理是关键”来概括协会的职能。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指出,医师协会发展,首先要坚持对广大医师服务的理念不动摇,把服务贯穿于协会工作的始终,开发、整合资源,建立真正对医师有益的服务项目,使他们在协会家庭中得到关心、关爱。二是要通过行业调查充分听取医师的诉求,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充分维护医师的合法权利,推进医疗风险控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医师执业环境。三是要加强行业宣传、媒体沟通,弘扬尊重生命的良好道德风尚,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