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总结重症头面部烧伤患者的眼部护理经验。方法 制定临床治疗眼部烧伤患者的特殊护理方法,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在眼部护理的过程中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结论 通过对头面部烧伤患者的眼部护理,保护了患者的眼睛,恢复病人对生活的信心,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头面部烧伤,眼部,护理
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其烧伤损害程度与热源强度、接触皮肤时间有明显关系。一般接触时间越长,热力越强对机体危害程度就越大。头面部为人体暴露范围最广的部位,被烧伤的几率较其他部位高[1]。烧伤后不仅造成身体的伤痛,严重者还会因为容貌的改变而产生恐惧、失望、悲观、厌世心理,尤其是年轻女性,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该类患者因头面部烧伤,导致眼部保护机制严重受损,从而易引起眼部的并发症,如眼表干燥、角膜上皮脱落、感染溃疡、角膜穿孔等,严重者可致视功能障碍或失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眼部护理尤其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011年我院收治头面部烧伤病人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3岁~68岁;烧伤原因:热液伤5例,蒸汽熏伤3例,火焰烧伤6例,爆炸伤5例,电火花烧伤3例,化学烧伤4例;烧伤深度:浅Ⅱ°11例,深Ⅱ°8例,深浅Ⅱ°(混合Ⅱ°)7例,均采取暴露疗法治疗。
2 护理方法
2.1 眼部评估
首先对患者眼睑闭合状况进行评估,有研究表明:角膜上皮脱落和眼睑闭合不全有高度相关性,眼睑闭合状况对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2]。眼部的评估还应识别眼保护机制的异常改变,注意局部的病理表现,如眼睑皮肤是否有水肿、溃疡,结膜有无充血、炎症、裂伤及异物,角膜是否混浊,以及眼部分泌物的颜色和性状等,为下一步的处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2.2 眼部清洁
清洁眼部的方法主要有清洁眼睑和冲洗结膜囊。清洁眼睑是眼部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无菌水湿润消毒棉签后轻轻擦拭患者眼睑,拭去残留在睫毛和眼睑边缘的分泌物、异物及微生物,以保持眼部清洁。进行结膜囊冲洗时,应先擦净眼分泌物及眼膏,分开上下眼睑,冲洗液先冲洗眼睑皮肤,然后翻转眼睑冲洗上、下穹窿部,并轻轻推动眼睑,充分冲洗结膜各部,冲洗结束后用棉球拭净眼睑及颊部水滴。
2.3 注意眼部保护
眼部受伤病人应该避免强光刺激,因为眼为感觉器官,对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非常敏感,护理中如眼部检查等技术操作要精细,尽量减轻对眼部的刺激。
2.4 促使眼睑闭合
对于眼部水肿后眼睑外翻不能闭合者,应给予保护,可用抗生素软膏或凡士林纱块覆盖保护,防止角膜长期暴露干燥、溃疡、感染。嘱咐病人注意避免做引起眼压增高的活动等。
2.5 眼部湿润
使用抗生素眼膏涂抹在患者结膜囊内,保持其眼部湿润。用左手示指或消毒棉签拉开患者下眼睑,右手先将眼膏挤去一小段后,再将眼膏挤入下穹窿,然后按摩眼睑使眼膏均匀分布于结膜囊内。涂药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对眼球施加压力。同时注意瓶口不能接触眼睑或睫毛。
2.6 眼部护理流程
如病情允许可置患者于半坐卧位,根据病情决定护理次数与时间,1h、2h、4h、时间间隔可根据患者病情定为对患者实行定时观察,清洁眼睑,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吸痰时应注意遮盖眼部,防止痰液飞沫污染眼部,有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者应每天做结膜细菌培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固定松紧适度,避免对眼部的挤压,造成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结膜水肿,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正确的处理颜面部的外伤。
2.7 心理护理
头面部烧伤,面部肿胀,眼睛不能睁开,口唇肿胀呈鱼口状,容貌发生改变。病人常不能面对现实,精神压力很大,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担心面部留下瘢痕,眼睛会失明,严重者出现轻生的念头。因此,根据病人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解释疾病的治疗方法,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3]。
2.8 健康教育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健康教育对病人至关重要,眼部烧伤的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眼科预防并发症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患者眼部受伤,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制,故嘱家属为其加强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饮食,促进创面的组织修复;治疗期间,需注意对患者眼部的避光保护,保护罩应清洁无菌。康复期间,嘱患者注意用眼的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眼。
3 小结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大大降低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病率,很好地保护了患者的眼睛,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减轻心理压力,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使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素华.烧伤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6-207.
[2]DawsonD.Development of a new eye care guideline forcritically illpatients[J]. Intensive CritCare Nurs, 2005,21(2):119~122.
[3]陈兴娥,万磊.烧伤病人的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9,23(Sup2pl):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