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4岁。主因右眼视物不见4个月,左眼视物模糊3天于2010年11月1日收入我院。4个月前由于情绪波动自觉右眼胀痛、视物不见伴头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高血压,给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头痛逐渐缓解,但右眼视力未见改善,未进一步治疗。3天前突然自觉左眼视物模糊,无眼痛头痛,休息后缓解,1天前左眼症状再次发作,遂来我院就诊。
眼压:右眼58 mmHg,左眼35 mmHg,急诊诊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给予毛果芸香碱点眼、甘露醇治疗。既往高血压10余年,间断口服降血压药物,血压波动在160~210 mmHg至90~120 mmHg,否认糖尿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3,眼压:右眼28 mmHg,左眼17 mmHg。右眼混合性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浅,周边前房约1/4CT,虹膜基质萎缩,实质层粗大的红色血管暴露,瞳孔5 mm,直接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模糊,颜色苍白,C/D=0.9,视盘周围视网膜可见深层暗红色出血。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前房约1/4CT,瞳孔1.5 mm(药物性缩瞳),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窥不清初步诊断:(1)双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右眼绝对期,左眼发作期)。(2)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高血压。
处理:1%毛果芸香碱点双眼,每日6次;噻吗心安点双眼,每日2次;醋甲唑胺25 mg口服,每日2次。2010年11月3日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3。眼压:右眼30 mmHg,左眼16 mmHg:视野:右眼全盲,左眼呈10°~15°管状视野。前房角镜检查:右眼前房角全部关闭,未见新生血管,左眼前房角为窄II。
2010年11月5日查OCT:左眼底平面图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管腔内血柱呈串珠样,断面图示左眼视盘周围视网膜水肿、增厚,反射信号增强,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增厚,反射增强,光感受器暗区增宽,如图1~2。在备用缩瞳药情况下,托吡卡胺散瞳,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提示:左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68 s,视网膜循环时间36 s,造影早期视盘颞侧可见鱼钩样血管分布于黄斑部,显影与视盘同步造影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睫状视网膜动脉,如图3~8。
根据病史、眼压、视野、OCT及眼底荧光造影结果,该患者诊断:(1)双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右眼绝对期,左眼发作期)。(2)左眼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睫状视网膜动脉。(3)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4)高血压。给予扩张血管、神经营养剂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再次入院:首次出院后,患者毛果芸香碱和酒石酸溴莫尼定点眼,眼压波动在右眼20~28 mmHg,左眼12~17 mmHg。为改善视力,患者于2012年8月27日以“左眼白内障入院,于2012年8月29日行左眼Phaco+IOL、房角分离术,手术顺利,术后视力0.3,眼压14 mmHg。
讨论
青光眼、视网膜动脉阻塞、睫状视网膜动脉三者并存病例罕见,造成该患者诊断过程曲折:(1)患者首次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左眼视物模糊3天,其视野检查仅存10°~15°管状视野,二者不相符一这提醒医生需深入检查:然而患者已使用缩瞳药物,常规眼底检查受限,试行免散瞳的OCT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左眼眼底动脉管径变细,管径内血柱呈串珠样改变,提示有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可能。(2)患者为闭角型青光眼,原则上禁止散瞳,但若有必要,在眼局部情况允许(如眼压、前房深度等),可在有经验的医生监管下使用作用较弱的散瞳剂,检查结束后,立即使用缩瞳剂纠正,需要谨慎细致,以免造成不良后果遂散瞳行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睫状视网膜动脉。
该患者病史、视野及眼底情况相互印证,明确诊断。并建议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以排除颈动脉粥样狭窄,斑块形成,患者拒绝。(3)患者眼局部用药,眼压能够控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需要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故暂缓手术。患者眼底病稳定,再次住院行左眼Phaco+IOL、房角分离术,术后视力改善,眼压控制。
本病例的诊断治疗经过给我们有如下启示:(1)此病例疾病种类不复杂,但是,三种疾病共患,症状叠加,诊断过程曲折,细心鉴别症状与体征关系,合理利用诊断技术,准确把握检查时机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避免了医学检查造成的再次损害。(3)现代先进检查技术(OCT、FFA)在疾病发现、确定诊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