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在角膜内皮疾病治疗中,角膜内皮移植术(EK)多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2014 年,美国的眼科医生在选择角膜移植术时,更倾向于选择后弹力层剥离的角膜内皮移植术(DSAEK), 该移植方法主要适用于 Fuchs 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大疱性角膜病变及术后的角膜水肿。
虽然 PK 为患者提供比较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是与DSAEK 相比,PK 有其潜在的缺点,包括视觉恢复时间的延长,手术后散光,缝线问题,移植物的排斥以及存在伤口裂开的潜在危险。
为了比较 DSAEK 与 PK 两个手术方式,术后 5 年移植角膜的存活率,Ang 教授对此做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6 年 8 月 Ophthalmology 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于新加坡角膜移植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个研究记录了所有术前临床数据,手术结果及手术并发症。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的 8 名角膜外科医生进行所有需要角膜移植的手术。研究员主要研究手术后移植角膜的存活率。
入选该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67.8 岁,50.1% 的患者为男性。在 PK 与 DSAEK 对比研究中,年龄及性别是没有显著的差异,DSAEK 角膜移植术后的 5 年存活率高于 PK 。与 DSAEK 相比,PK 术后 5 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损失明显严重。
所有统计学分析均由生物统计学家进行操作分析,所有临床数据以预期的方式进行收集,并且作为新加坡角膜移植研究审查的一部分,其中包括角膜移植的存活,预先确定的参数,角膜移植物的排斥以及移植物感染等相关内容。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计算均由被认证的眼科技术人员使用非接触式显微镜进行测量,使用 Kaplan-Merier 生存分析技术,确定 PK 组 和 DSAEK 组的 5 年生存率。通过 Cox 回归以评估风险比和相对 95% 可信区间来评估导致角膜移植物未存活的相关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大疱性角膜病变是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整受体年龄,性别及供体等多个因素,PK 出现角膜内皮移植术后失败的机率大。
尽管对于大多数登记研究存在被公认的限制,但是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证据来支持选择后弹力层剥离的角膜内皮移植术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主要趋势。随着 EK 手术技术的改进,研究人员得出的预期临床结果的证据,例如,后弹力层的替代品的可能促进 EK 的优势。
由于随机对照试验对于比较 DSAEK 和 PK 是不可行的,所以研究人员采用具有标准化结果的前瞻性队列,以便提供了长期数据的有用来源。总之,我们发现使用标准化的手术技术的 DSAEK , 其术后 5 年的角膜移植存活率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也证明最近的一项试验结果,通过改进手术经验,后勤的支持和标准化技术,可以实现 DSAEK 结果的改善。
作者:程程
链接:http://ophth.dxy.cn/article/508555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