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1日刊登了题为《作为家庭事务的医疗保健:上海的家庭医生计划难以被接受》的报道。文章写道,陶奈雨(音)3个月前搬出了旧公寓,他的新家附近就有一个社区卫生中心。但他仍每两个星期去一次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他家到那里骑电动自行车需要20分钟。
这位79岁的老人这样做的原因是他的家庭医生的服务。陶说,过去两年来,他的医生陈华(音)赢得了他的信任,像亲人一样帮助他。陶通常到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医生给他的胃癌、高血压和糖尿病开药,偶尔接受专科医生的检查。他说,他感激陈医生两年前建议他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患膀胱癌。
他说:“要是没有医生的建议,我就不会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我的健康状况就会进一步恶化。我的家庭医生十分了解我的健康状况和病史,我不必向她重复病史。我相信她的服务,不必担心过度开药和检查。”在三年前家庭医生制度出现以前,陶和大多数上海居民一样,每当生病或受伤时都会首先前往大医院。在那里,患者候诊往往要几个小时,因为医生一天要看100多个病人,而对每个病人只花几分钟的时间。
为了缓解由此造成的医院拥堵和医患纠纷,上海市卫生局首推家庭医生计划。根据该计划,患者可以在到医院初诊和看固定的家庭医生之间进行选择。然而,尽管卫生机构采取了各项措施,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倾向于到医院而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诊的人往往继续前往大型知名医院。官员和医疗专家说,结果是,上海的家庭医生制度未能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分流大批患者。
上海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处长刘红炜说:“我们的家庭医生制度才刚刚起步,理想的状况还没有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红炜说,更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需要人们首先咨询家庭医生,然后转至小医院,只有情况危急时才转到大医院。他说,在上海的2400万居民中,大约有400万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分布在170个社区卫生中心。但只有不到30%的签约居民定期拜访家庭医生。大多数人选择忽视家庭医生的服务,继续前往大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