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3月30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
2014年10月28日,曾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经过5个月的时间,该文件正式出炉。公开发布文件内容与征求意见稿基本保持一致。
《通知》明确了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要求以坚持健康需求导向、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系统整合、坚持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通知》详细说明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在征求意见稿中,"信息资源配置"内容被放在"其他资源配置"版块中;而在《通知》中被单独列出,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通知》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实现就医“一卡通”等。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机构设置
针对床位设置,《通知》明确规定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张。在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床位数3.3张,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通知》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机构设置、床位配置、单体规模进行了详细阐述。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的不合理增长,鼓励社会办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根据《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数、服务范围、工作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鼓励组建综合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0万人口以下的县原则上只设1所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卫生队伍人才
《通知》要求,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要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此外,还应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专项能力建设。
对于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的全科医生建设,《通知》要求,要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在岗培训制度,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问题,《通知》还要求制订优惠政策,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
根据《通知》,今后我国将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8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对于医护人员最为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知》要求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
针对新医改的诸多重要内容,《通知》也给予了详细说明,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分级诊疗模式,控制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规模,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等。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等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