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时尚频道 → 眼镜一族 → 眼镜时尚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内防护眼镜的发展趋势

http://www.cnophol.com 2009-12-1 13:54:49 中华眼科在线

    据了解,职业性眼外伤约占整个工业伤害的5%,而占眼科医院外伤的50%。据中国眼外伤会议曾经公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职工中每年眼外伤为1%-3%,而有的工业部门则高达34%。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工业性眼伤害因素包括异物性眼伤害、化学性眼伤害、非电离辐射眼伤害、电离辐射眼伤害和微波和激光眼伤害。

    铸造、机器制造、建筑是发生异物性眼外伤的主要部门。大多数小颗粒可被眼泪冲洗掉,但留在眼睑内测、嵌进角膜或者巩膜表面的异物,如果不及时清除,可引起溃疡和感染。有的固体异物高速废除(如旋转切屑的金属碎片或打磨金属物体的碎颗粒),若击中眼球,可发生严重的眼球破裂活穿透性损伤。

    化学性眼伤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酸碱液体或腐蚀性烟雾进入眼中,会引起角膜的烧伤,例如使用氢氧化钠、操作氧化钙罐子、输送含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在金属淬火时有氰化物或亚硝酸盐飞溅等。

    非电离辐射眼伤害,包括可见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波长为100nm。紫外辐射可以起眼结膜炎,有畏光、疼痛、流泪、眼睑炎等症状,因这种症状多发生于电焊工,故常称为“电光性眼炎”,是工业中常见的职业性眼病。红外辐射眼组织产生热效应,引起眼睑慢性验证或晶体混浊(职业性白内障),可见强光引起眼睛疲劳、眼睑痉挛和结膜炎,但这些症状是暂时的,不会留下病理变化。

    电离辐射主要是发生在原子聚工业、核动力装置(如核电站、核潜艇)、核爆炸、高能物理实验、医疗部门诊断、同位素治疗等场所。如眼睛受到电力辐射,可发生严重后果。当总剂量吸收超过2Gy时,人开始出现白内障,其出现率随总剂量的增大而升高。

    微波对人眼的伤害,主要是由于热效应而引起晶体混浊,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激光在工业、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很多。激光若投射到视网膜上可以引起灼伤,大于0.1mW的激光会引起眼球出血、蛋白凝固、融化、永久失明。

    眼睛容易遭受的伤害如此多种,眼防护用品就显得尤为重要。眼镜从功能上分为视力矫正用、眼部防护用和装饰用。眼部防护用的眼镜主要包括太阳镜系列、体育运动镜系列和职业劳保防护镜系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眼部防护镜已经从单纯的平光镜发展到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制成带有不同屈光度的成镜。

    个体眼面部防护指工业生产活动中的劳动保护,涉及多个行业不同职业劳动者个体眼面部防护,这类产品统称为职业防护镜。大体来讲,工业眼防护镜可分为防异物的安全护目镜和防光的护目镜两种。防异物的护目镜分以下几种:安全护目镜,防御有害物质伤害眼睛的护品,如防冲击眼护目镜和防化学药剂眼护目镜;遮光护目镜:防御有害辐射线伤害的产品,如焊接护目镜和炉窑护目镜、防激光护目镜和防微波护目镜等产品。

    另外一种眼防护产品就是防护面罩,可以同时保护人体的面部,主要分安全型和遮光型两种。安全型,可防御固态和液态的有害物体伤害眼睛和面部,如钢化玻璃面罩,有机玻璃面罩;遮光型防护面罩是防御有害辐射线伤害眼面的产品,如电焊面罩。

    在工业生产中,生产工人,包括装修工、汽修工、钢铁工人等,都是容易受眼外伤的人群。所以,现场作业时最好戴上护目镜,防止眼睛意外受伤。

[1] [2] 下一页

(责编:王社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防护眼镜,眼镜)的信息
      热门图文

    如何做双眼皮手术更自

    干燥冬季教你如何抵抗

    我的冬季眼周护理心得

    眼睛永远保持20岁的秘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