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病因素中提到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所谓环境因素,是指后天非遗传性的、可引起近视发生的一些因素。
有实验将猴子一只眼的上、下眼睑缝合起来,猴子眼睑之间逐渐长出一层薄膜,眼睛睁不开,看东西只能通过长出的一层半透明新生组织膜,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发现该眼形成近视的屈光状态,眼轴也较另一侧眼为长。而且,猴子的年龄越小,改变越大,发生越快;年龄越大,改变越小。发育完善的猴子,屈光度及眼轴可不出现变化。这一实验提示了:①外界光线通过眼前半透明的组织膜不可能在视网膜上成像,眼球的发育过程就得不到正常所必需的视觉刺激;②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年幼时期,如失去正常视觉刺激,可引起眼球轴长的延长和近视的发生。
通过限制幼小动物只能看近的实验方法,也可引起动物眼球轴长的增长和近视的发生。 学生近视的调查资料表明,城市学生近视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学生,重点学校高生高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毕业班学生高于非毕业班的学生。另外,调查也表明,每天课余作业时间为4~5小时的学生近视发生率增加,为每天1~2小时者的3.2倍。
因此,在眼球发育尚未完善的青少年时期,环境因素成为近视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尤其是视觉条件不良的情况下用眼,都是应尽量避免的。
从眼的屈光学来说,在没有眼的调节作用的情况下,由距离眼5米以远处发出或反射出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即包括角膜、眼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屈折,集焦成一清晰的焦点,并准确地落在视网膜的黄斑部上,此种屈光状态的眼称为正视眼(图30)。也就是说,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为一组同心共轴的屈光质,其主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相适应。换句话说,正视眼者,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与眼球轴长相适应。
我们平时所说的正视眼,包括标准正视眼和非标准正视眼。眼的总屈光力正常、眼球轴长正常为标准正视眼。眼的总屈光力增大而眼球轴长减少,或者眼的总屈光力减少而眼球轴长延长,通过相互协调而保持视力正常者,则称为非标准正视眼。
正视眼的屈光度为0.00度,远点位于无限远。所谓远点,是指眼能够看清楚的最远点。
实际上,屈光度为0度的标准正视眼在正常人群中并不多见,而只见于极少数的人,就像身高、体重和肥瘦一样,人人各异,十分标准的总是少数。因此,往往将极轻度的屈光不正而视力正常者也列为正视眼的范围。视力正常的正视眼其生理正常值的范围界定为-0.25~+0.50度(度为屈光度,1.00度=1屈光度,一般也叫做100度。-表示近视或凹球镜片,+表示远视或凸球镜片),儿童的正视范围向远视偏移,4-5岁为+2.10~+2.20度,6岁者为+1.60~+1.70度。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而言,屈光度<+1.75度者,只要远视力正常,均可视为正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