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因特点、临床表现有哪些?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近20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率相对增高,已不再是一种少见病。目前国内资料报告最多的为曲霉菌,其次镰刀菌、念珠菌、酵母菌、头孢霉菌等,患者绝大多数为农民,虽然整年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农业夏收和秋收季节。最常见的角膜损伤是农作物损伤,也有指甲挖伤,亦可见于其他性质的角膜炎继发真菌感染。有人认为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抗生素眼药水等容易导致真菌感染,近年来因戴角膜接触镜污染发病者亦越来越多,同时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也是发病的因素之一。
临床上不同的致病菌种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共同症状为起病徐缓,刺激症状轻微,早期溃疡为浅在性,表面为灰白或乳白色“苔垢”状物所覆盖,外观干燥而少光泽,稍隆起,“苔垢”状物易剔去,基质层有菌丝繁殖,浸润较为致密,边界因菌丝伸向四周,形成伪足,在其外围分布有点状混浊,形成所谓卫星病灶。有时浸润边缘因胶原溶解而出现浅沟。在浸润向深部发展时,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明显溃疡。随着真菌毒素侵入前房,引起虹膜炎及前房积脓,晚期积脓质地粘稠,其内常含真菌。溃疡最后可以穿破引起眼内炎。整个病程发展较为缓慢,可长达2~3个月。因真菌菌丝有向深部生长的能力,故易反复发作,有时溃疡初步愈合,但旋又复发。
诊断一般借助真菌的涂片检查或真菌的反复培养加以证实。由于涂片检出率低,培养时间过长,故对农作物外伤后发生的溃疡,尤其起病不那么骤急的病例,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该首先考虑到真菌性溃疡的可能,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真菌性角膜溃疡如何治疗?
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常用0.25%二性霉素B(该药球结膜下注射易致结膜坏死,临床上要特别注意)、金褐霉素眼膏、制霉菌素眼膏及10%大扶康、1%咪康唑、1 % 克霉唑等,每日3~4次点眼,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皮质类固醇无论全身或局部单独使用均属禁忌。由于本病多引起虹膜炎,须经常注意散大瞳孔。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近年比较肯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其适应症主要是药物治疗无效,或角膜溃疡穿孔,发生眼内容物脱出或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是为挽救眼球而采取的一种抢救性手术。由于真菌菌丝可垂直生长,加上真菌毒素、蛋白分解酶及可溶真菌的抗原作用,真菌菌丝可向深部生长,甚至侵入眼内,手术难以清除干净眼内的真菌,故术后常出现复发。因此对无手术适应症者,强调先行抗真菌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所致,治疗时要分辨湿热的偏重,选用清热祛湿药,常用的方剂有除湿汤、甘露饮等。此外,还可采用中药熏洗或雾化治疗。
常见病毒性角膜炎有哪几种?
病毒性角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对视力的损害程度视病变位置、炎症轻重、病程长短、复发次数和有无混合感染而不同。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牛痘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等。
单纯疱疹角膜炎: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按抗原性及生物学特性将病毒区分为Ⅰ型和Ⅱ型。单疱病毒引起的角膜病变可侵及角膜各层,且相互转化,多见的典型形态为树枝状、地图状、盘状、角膜色素膜炎等。
牛痘性角膜炎:由牛痘苗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多见牛痘苗溅入眼内,或经污染痘疹脓液的手指带入眼内而致病。一般经3天潜伏期即发病,除表现为结膜及眼睑的牛痘疹外,约有 30%发生角膜炎。以表层角膜炎及浅层角膜溃疡为主,基质层及盘状角膜炎为少。8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消灭了天花,故已废弃牛痘接种,今后本病也将绝迹。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所致浅层树枝状或基质性角膜炎,伴有剧烈神经痛,分布区域皮肤上有串珠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属同一种病毒,所以又称V-2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为潜伏性病毒感染疾病,静止期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中,在机体细胞免疫力下降及外界刺激诱发下而复发。此种角膜炎可表现为点状、钱状、树枝状及基质层角膜炎、盘状角膜炎等。本病常并发于眼睑带状疱疹,同时伴有较重的葡萄膜炎,引起前房积血或积脓,基质层浑浊区内常有类固醇沉积物,虹膜可有萎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