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视网膜色素病变。RP早期只有夜盲的症状,完全不影响工作,夜盲症状常在儿童期即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暗适能力退化,怕光,视力悄然下降,视野缩小,最后呈管状视野而失明,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RP主要包括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结晶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白点状视网膜色素变性和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变主要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特别是负责暗光下视力的杆细胞的进行性退变,出现夜盲,继以视网膜由外向内各层组织的逐渐萎缩,伴发神经胶质增生。色素上皮层也发生变性和增生,可见色素脱失或积聚,并向视网膜内层迁徙。视网膜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而增厚,甚至管腔完全闭塞。脉络膜血管可有不同程度硬化,毛细血管完全或部分消失。视神经可完全萎缩,视肋上常有神经胶质增生,形成膜块,与视网膜内的胶质膜相连接。哈佛大学眼睛疾病个案管理小组对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RP)与叶黄素的摄入量关系作了研究,将患者分成三组,每日分别摄入30mg、10mg、3mg以下叶黄素。每日摄入30mg叶黄素达140天者,视网膜色素平均增加20~40%,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变者的视力皆明显增加。而摄入30mg组和3mg以下组,两组相差86%的治疗率。可见,补充叶黄素可以增加视网膜色素密度,提高RP患者的视力,提高RP的治疗率。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