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斜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幼儿“对眼”原因和防治

http://www.cnophol.com 2009-3-18 11:00:10 中华眼科在线

    婴幼时可以看到两眼内聚成“对眼”,此现象有多大危害,这是众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要了解“对眼”发生原因,先了解一下人体注视物体时所发生的生理现象。人体注视远方物体和注视近方物体需要不同的屈光度,眼睛根据注视距离付出相应屈光度的功能称为“调节”,看近时调节加大,看远时调节降低。另一方面,在注视近距离物体时,两眼要同时向内聚集才能保证双眼都同时看到物体,此功能称为“辐辏”。“调节”和“辐辏”正常是相互匹配,同比例增减,一旦因某种原因破坏他们的平衡时,就会发生异常。而最常见的因素是眼睛的远视状态,这是因为远视眼要比正常付出更多的“调节”而不需要“辐辏”的增加,但是随调节的增加互动功能令“辐辏”也加大,这加大的辐辏就可以使眼球产生过多的内聚力而出现眼向内斜的“对眼”。
 
    婴幼儿出现“对眼”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婴儿的发育没有完善,双眼互动功能没有健全,这是暂时的生理反应,在发育完善以后即可消失。另一方面,幼儿发育过程中决大多数存在远视状态,经常要加大辐辏,出现内斜视情况,远视度数越大越明显,但这还不等于已经有了斜视眼,因为只要按照发育规律做保健措施,随着发育过程也会逐步正常。只有在长期辐辏加大情况下,才会有不可逆的斜视发生。

    了解“对眼”形成的原因以后,也就知道如何进行防治。在婴幼儿不能测定视力阶段,必须注意,不能给孩子创造过度注视近距离物体的条件(例如在孩子前面悬挂一串玩具让孩子看或玩),尽量让孩子注视远方物体。年龄大一点以后,及时教会孩子读视力表,会看视力表以后立即到医院用阿托品散瞳孔验光,如果“对眼”非常重,也可以在不会读视力表情况下,早一点验光由验光医生根据客观检查情况估计孩子大致度数。远视度数低时仅需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看太近距离物体即可随发育而正常,远视度数高的则需要配眼镜才能消除眼睛多付出的辐辏,消除“对眼”。这种治疗眼镜必须经常佩戴,而且每半年复验一次,及时随度数变化更换眼镜。戴镜视力不能完全矫正达到正常就是有弱视的症状,要做弱视治疗。

    不过斜视并非都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产生,还有其他先天的,后天的因素可以引起斜视,这需要到医院做系统检查才能进行鉴别,婴儿两眼里眼角的距离比正常人宽时,外观也象“对眼”,但是这是“假”对眼。无论何种因素引起的对眼,以上防治原则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吃鱼可保护视力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吃鱼可以防止由于年龄引起的黄斑恶化,而黄斑恶化是引起美国人失明而无法治愈的主要原因。黄斑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当它毁坏时就导致人们失明。   

    国立大学韦恩·史密斯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3500名49岁以上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发现:多吃鱼可以防止由年龄引起的黄斑恶化。他们的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眼科学文献》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只须吃适量的鱼,就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一个月吃一次到三次鱼,比一个月吃不到一次鱼的人,黄斑恶化的可能性可减少一半。   

    研究人员说,并非吃鱼越多越好,最佳吃鱼的量为一周吃一次鱼,再多吃就不再增加对眼睛的益处。吃太多的鱼还会干扰老年人吸收维生素E。

    来源:互联网

(责编:duzhan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近视,幼儿)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