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药和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

http://www.cnophol.com 2009-4-15 9:54:58 中华眼科在线

    视神经萎缩,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的一种病症,以视功能损害和视乳头苍白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分原发憎、萎缩和继发性萎缩两类。其病因,一般而言,儿童视神经萎缩以脑部肿瘤或颅内炎症所致较多;青年患者以遗传性为主;中年患者则多为视神经炎或神经外伤;老年人则常与青光眼或血管性病因有关。本病颇为难治,现代西医学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视神经萎缩在中医学中归属“青盲”范畴。最早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青言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并指出其病因与“脏腑气血不荣于睛”有关,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至唐代,开始探索治疗之法,《外台秘要》一书载述了“深师疗青盲方”、“黄牛肝散”、“补肝散”等多种方药。宋元时代的著名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术论》提出了小儿青盲外障一病,曰:“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便多患眼,其初患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渐渐失明。”主张以牛胆丸、犀角饮子治疗。明清时期,随着实践的增多,对本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化。如傅仁宇之《审视瑶函》一书,对本病病因有新的见解:“是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强调“须讯其为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皆不易治,而年老尤难”。在治疗上主张“若能保真致虚,抱之守一者,屡有不治而愈”。其所载之“镇肝明目羊肝丸”、“复明丸”及“本事方”等方药,仍为现代医家所喜用。

    现代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首篇临床报道,见于1956年。50~60年代已出现百例以上的较大样本的观察资料,其治疗方法,多在辨证基础上,采用传统成方加减。70年代,针灸治疗本病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穴位刺激之法日益增多,除沿用体针外,尚有头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自80年代以后,本病的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首先表现在文献的数量上已超过前20余年的总和。其次,在治疗上,提出了结合眼底改变及全身表现的新的辨证施治的方法;专方的应用已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除了成年患者,小儿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从总体上说,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治疗效果,由于各地评判标准不一,针灸的有效率在55%~90%之间。中医中药,有人据部分文献统计共656只眼,总有效率为80.4%,表明中药或针灸的疗效是确切的。机理研究,目前开展尚少,近年来文献报道针刺提高视力可能是生物电或某种本态未明的增视物质在起作用。

    来源:互联网

(责编:duzhan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视神经萎缩)的信息
      热门图文

    增加眼睛明亮度的八个

    张梓琳全新清新性感熟

    春季干性敏感肌养护高

    击破黑眼圈和干纹4大法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