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皮肤病变,多发生于老人及体弱者,由于其剧烈疼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我科自2001—10~2007-04对眼睑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1—10~2007-04共收治眼睑带状疱疹23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7例,西医治疗组6例。
1.2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治疗,局部给予0.5%新霉素溶液湿敷,2—3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对角膜、虹膜受累者给予阿托品眼膏扩瞳,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除西医组治疗方法外,给予中药治疗,中药汤剂组方:板蓝根10 g,黄芩10 g,金银花10 g,薏苡仁15 g,蒲公英10 g,紫草6 g,茯苓15 g,赤芍6 g,川芎6 g,当归6 g,蜈蚣3 g(去头、足),细辛3 g。1剂/d,取水1000 ml,煎煮20~25 min,取汁分2~3次温服。局部将季德胜蛇药片,以生理盐水配成糊状进行外敷。
1.3疗效评定 观察疼痛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皮肤损害发生情况。
2结果
在全部23例病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①在疼痛缓解方面,所有17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用药后12 h内缓解,而单纯西医治疗组6例,则需2—4 d治疗后缓解。②在皮肤损害方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13例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而在单纯西医治疗组有5例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其发生率分别为76.4%和83.3%。
3讨论
眼部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了三叉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某一支所致,发病时病变区出现剧烈疼痛,数日后皮肤上出现成簇的疱疹,局限于面部一侧,病变不超过中线为其特点,约l~2周后疱疹逐渐干涸,最后结痂脱落。由于病变累及真皮层,愈后留下永久性瘢痕,并有色素沉着。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单补血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纯应用西医治疗只能对症处理,疼痛等持续时间较长,疱疹对皮肤损害较大。本组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季德胜蛇药片由七叶一枝花、蟾蜍、蜈蚣、地绵等组成,具有解毒、镇痛等功效,用盐水配制成新鲜糊剂,在受累区域皮肤均匀涂抹,待糊剂干燥后形成一层黑色薄膜,疼痛会逐渐缓解,薄膜形成后,起到压迫敷料作用,既能促进疱疹内的液体吸收,又能防止继发感染,降低皮肤损害发生率。中医认为,水痘是由于湿行邪毒,外犯肺卫,内伤气营所致;方中用板兰根、金银花等清热燥湿解毒,薏以仁、茯苓清热利湿,紫草、赤芍为凉血透邪;细辛、蜈蚣为解毒止痛之要品,全方配伍,起清热利湿化淤解毒之功。
自2001年起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带状疱疹,具有缓解症状快,皮肤损害发生率低,患者乐意接受治疗待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