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是透明、无血管分布的组织,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后及干眼症等情况时,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一旦感染真菌后,真菌就会垂直和平行生长,加速角膜病变的发展。由于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疼痛、怕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较细菌性角膜炎轻,容易被误诊。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率相对增高,已不再是一种少见病。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情况是,南方多于北方,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由于药物不能通过血管直接作用于角膜病变区,因此真菌性角膜病变往往迁延不愈,甚至导致角膜溃疡、穿孔,是一种致盲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的感染性眼病。一旦感染真菌后,真菌就会以垂直和平行生长的方式发展,因真菌菌丝有向深部生长的能力,故易反复发作。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可使用二性霉素B混悬液、制霉菌混悬液或眼膏、0.1%金褐霉素液或1%眼膏、0.05%曲古霉素眼膏点眼。眼药水每30分钟~1小时点眼1次,眼膏每天点5~6次。由于本病多引起虹膜炎,须经常用1~3%阿托品液点眼散瞳。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无论全身或局部单独使用均属禁忌,一旦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应及时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