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神经视网膜移植术

http://www.cnophol.com 2009-12-23 13:10:46 中华眼科在线

    视网膜移植手术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中叶,至今这项技术还未达到人类希望的程度。在众多视网膜疾病中,可供视网膜移植研究的疾病主要有:视网膜色素变性(RP),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遗传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包括色素上皮层和神经上皮层。视网膜移植又可以分为色素上皮移植和神经上皮移植。

    Peyman等(1991)首次报道了人类自体和同种异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各1例,,瑞典学者Algvere等(1994)报道了5例同种异体胎儿培养的RPE细胞移植,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术后3个月对这5例患者的随访显示,移植的RPE细胞存活,并具有视功能,从而揭开了视网膜手术新的一页。 RPE细胞不具有感光功能,其对视力的提高作用通过改善变性的感光细胞的营养、代谢等来实现。对于视网膜感光细胞严重缺失的视网膜变性的病例单纯依靠RPE移植是不够的。具有感光功能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移植成为视网膜移植研究的另一焦点。

    视网膜神经上皮属于神经组织,其移植具有更大的难度。许多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Del Gerro等将神经视网膜分为内外两个植片分别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Schuschereba等将感光细胞层植入兔视网膜下腔,细胞可存活至少2周,并且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全层植入时的效果一样。Sheedlo等也报道将感光细胞植入视网膜下腔后,细胞可存活6周,并细胞与RPE和宿主视网膜建立了良好联系。Gourse等报道将视网膜杆细胞和RPE同时植入宿主后,杆细胞复位良好。

    关于神经视网膜移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阶段。已有几位学者开始了临床应用的尝试。Kaplan H.J.(1997)及其同事报道了2例手术。2例病人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术前无光感。取尸体眼球视网膜植片,通过网膜切开、网膜下注水造成局部网脱的方法移植入供体的视网膜下腔。术后没有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未出现囊样黄斑水肿、葡萄膜炎等。唯一的并发症是做网膜切开处的网膜略有卷边,但未出现网脱。虽然术后12个月2例病人视力仍无光感,但此项研究证实了神经视网膜移植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研究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可以通过视网膜切开、网膜下注水的方法造成局部网脱;②动物实验中神经视网膜移植的手术技术可以应用于人体;③移植后对宿主眼无负作用;④移植片不会激发免疫排斥反应。

    Kaplan H.J.得出的结论让人欣喜。神经视网膜移植将会成为视网膜移植领域的热点。将会逐步由实验室走上临床。应该看到至今这项技术还未能在人体开展全面研究,距离人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移植后达到功能表达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来自:互联网

(责编:王社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视网膜,细胞)的信息
      热门图文

    按摩紧肤消肿去黑眼圈

    九个日常动作让黑眼圈

    小诀窍 让眼膜功效发挥

    打造国际化彩妆tips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