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斜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别让斜视伤了孩子心

http://www.cnophol.com 2010-5-28 14:41:43 中华眼科在线

  如果清晰与模糊是相对而产生的话,那么斜视的孩子从小就看不清世界,无法分辨清晰一词的定义是斜视孩子的悲哀。其实,医疗技术发展到今天,斜视治疗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遵循及早治疗的原则,别让斜视剥夺了孩子一生看清这个世界的权利。

  典型病例:一次手术,扭转孩子的一生

  认识哭哭是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 眼科 专家到马桥小学进行 眼科 普查,马桥小学的老师说有个叫哭哭的女孩,视力不好,上过几天学,交过一次作业,得过一次小红花,然后就退学了。找到哭哭,就在5月中旬的最后一天。

  从上海徐汇区到马桥镇哭哭的家里,只有短短55分钟的路程,这是一群陈旧的民房,拐了几个弯找到了哭哭家的门牌。一位中年男子带着憨厚的微笑,局促的搓着手,站在门口忙把我们迎进屋,家庭的贫困瞬间震撼了我们。屋里开了灯,却依然比窗外的白天暗很多。屋里唯一的一个小窗户,窗户上糊满了发黄的报纸,窗户下有一个用板子搭成的台子,一个瘦弱的小女孩伏在台子上,脸几乎贴到了纸面上,手中的画笔不停地晃动,却对进来的大人们无动于衷。环顾屋子四壁,唯一的一抹生气就是墙上整整齐齐的贴着许多画,画面上的图案无法辨认,但是涂满了各种色彩,在这个感觉清冷、灰暗的环境中熠熠生辉。

  把哭哭带到屋外,医生给她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检查,初步诊断哭哭患有右眼外直肌麻痹、右眼内斜。医生当即告诉哭哭的爸爸,孩子的情况完全可以通过一次性手术治疗恢复正常。

  6月初,哭哭来到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先天性右眼外直肌麻痹、右眼内斜,无同时视,第一眼位右眼内斜角膜映光45°。据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斜弱视诊疗中心主任 胡颖 医生介绍,在临床中此类患者较少。传统的治疗方法需先行外直肌联扎,三个月后视情况进行内直肌徙后术。两次手术均要全麻,对孩子的身心伤害较大,更给孩子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家庭也要承受深一层的经济负担。考虑到这些情况,胡主任再三研究病案,决定为哭哭进行一次性的“正眼”手术。

  6月7日 上午,手术开始。 胡颖 主任首先为哭哭进行了Jensen直肌联扎术,后又进行了同眼内直肌徙后术,整个手术过程在严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历时40分钟,手术成功完成。

  5天后,哭哭满怀喜悦康复出院了,一向少言寡语的哭哭也变得活泼起来。出院的前一天,视力清晰的哭哭画了一幅画,送给为她手术的 胡颖 医生,画面上的小女孩穿着色彩艳丽的黄色连衣裙,一直向着太阳的方向奔跑着。原来斜视的孩子心里一直装着一个美好的憧憬,关爱孩子的成长,应该从关爱孩子们的视力开始,让他们的眼睛,在成长的日子里,别留下遗憾。

  专家观点:斜视手术难度大,宜早不宜迟

  据 胡颖 医生介绍,斜视,又称“斜眼”, 是由于眼球位置不正,患者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便会偏离目标,两只眼球的位置不对称。斜视有很多种,一般分为内外斜视与上下斜视。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对眼”“斗鸡眼”。眼球向外偏斜,称外斜视,俗称“斜白眼”。

[1] [2] 下一页

(责编:王社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保护眼睛,斜视)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睛的修饰和技巧

    眼部整形如何防止感染

    韩式双眼皮能持续多久

    春天少戴隐形眼镜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
    北京眼科医院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视客眼镜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