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obstruction of central retinal artery)是急性盲目的眼科急症之一。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主要供应视网膜内层,如果阻塞,则可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急性供血不足,并出现相应视网膜缺血、缺氧而水肿,视细胞迅速死亡,视力突然下降。
改病发病率约为1/1万~1/5万。多发生于老年人,主要发病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血栓形成、血黏度高、血管痉挛、眼压或眶压高、外伤、感染、口服避孕药、手术等;多为单眼发病,男性比女性发病率略高;筛板和视网膜血管分叉处是阻塞的好发部位。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视力突然急剧下降至只有手动或光感,但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出现先兆症状,即单眼出现一过性黑矇,数分钟后视力可恢复正常;可以反复发作多次,最后发生阻塞,视力则不可恢复。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2.体征:①视力极差,常常无光感;②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③眼底:视网膜动脉细,后极部视网膜弥漫乳白色水肿,黄斑区呈现典型的“樱桃红色”。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变细,严重者可见到动静脉血流停滞呈节段状,在血管内来回移动。
三、医技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通常对于眼底有典型改变的患者可不必行辅助检查而给予紧急对症处理,对于发病时间较长、眼底改变不十分典型的患者可以作此项检查。造影显示视乳头充盈不匀,动脉充盈迟缓,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
四、诊断依据
1.有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内膜炎、颞动脉炎、血液粘度增高等病史。曾有过一时性黑朦症。
2.中央动脉阻塞时,视力突然丧失,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可仅有余光感,
甚至失明。如果是某一分支有阻塞,则视力可部分保存,但相应部位的视野丧失。
3.检眼镜所见:①视乳头边缘模糊,色较淡。②视乳头附近之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樱桃红色。如有视网膜睫状动脉存在,则黄斑视乳头间该血管支配的视网膜仍可保存正常色泽和视力。③视网膜动脉大支变为细窄的暗红色线条,小支不易看见。视网膜静脉改变较少,压迫眼球动脉无搏动。有些动脉血柱常呈节段状或念珠状。④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根据视网膜动脉阻塞部位和程度,视网膜动脉荧光显影出现充盈迟缓或无灌注。
4.如果病变超过2周,则视网膜水肿消退,视网膜动脉呈细线状,可伴有白鞘,黄斑区呈粗糙颗粒状,视乳头显著苍白,视力永久丧失,构成血管性视神经萎缩。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双眼先后发病,眼底表现为视乳头水肿明显、视力轻度或中度降低,视野典型损害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弧形暗点。
2.眼动脉阻塞:视功能受损更严重,视力通常光感或无光感。眼压降低,视网膜水肿更严重,可以没有黄斑区“樱桃红色”。
六、治疗原则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急症之急症,视网膜完全缺血后90分钟即可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所以治疗应该刻不容缓。
1.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罂粟碱、普乐林(葛根素)、妥拉苏林等局部或全身应用;或口服烟酸50~100mg,每日3次。
2.纤溶制剂:静脉可用尿激酶,也可口服胰激肽释放酶。
3.降低眼压:使动脉灌注阻力减少,可以按摩眼球,至少15分钟可使眼压下降;也可口服乙酰唑胺等药物,必要时应该进行前房穿刺,放出0.1~0.4前房房水。
4.吸氧: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白天每小时1次,每次10分钟;晚上每4小时1次,以增加脉络膜血管含氧量,缓解视网膜缺氧状态。
5.其他:可以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或者口服维生素及能量合剂以营养神经。
6.治疗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等。
七、预后及注意事项
起病90分钟内及时就医者,可部分恢复视力,否则超过4小时者,视力常遗留永久损害,很难恢复,预后不佳。
本病与全身血管疾病有关,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动脉硬化,避免情绪激动,眼部手术中和术后注意控制眼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