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弱视儿童的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从发现孩子弱视就开始治疗,一治好几年,为什么却没有明显改善?弱视,究竟要如何治疗?究竟能不能治好?中国有句老话叫“治病先求源”,要想治疗弱视,就必须了解它的发病机理,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引发弱视呢?
误区:弱视的传统认识误区
传统治疗弱视以戴镜和眼罩遮盖为主,实践证明这两种治疗方法有一个难以突破的障碍,那就是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孩子和家长往往付出极大的财力精力和物力,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许多孩子甚至因此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难以挽救的终身视力残障。
为什么戴镜和眼罩遮盖治疗效果这么慢呢?这是因为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的,传统认为弱视仅仅是一种单纯眼部疾病,并在此认知基础上进行简单视能矫正,相当于治标而非治本,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现代医学证实,由于先天及后天因素影响,弱视是一种“眼、心、脑”系统的综合病理变化,弱视儿童的症状(眼球震颤、斜视、对眼、看东西歪头眯眼、没有立体感、眼手协调差、眼睛不随人或物体转动等)是一组综合症候群,除眼部本身伴有远视、散光外,更有心-脑系统的综合病理变化。这些综合病理变化,概括起来说就是发育迟滞,眼部细胞、脑部视皮层细胞等由于营养供给不足、电传导性不敏感等原因而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