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分为缓进型(良性)和急进型(恶性),70%有眼底改变。眼底改变与年龄、病程长短有关。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改变的发生率愈高。恶性高血压的眼底表现有明显不同。
病变
视网膜动脉对高血压的反应是血管痉挛、变窄,血管壁增厚,严重时出现渗出、出血和棉绒斑。
临床症状
临床上,根据病变进展和严重程度,将HRP分为四级:
①Ⅰ级:主要为血管收缩、变窄。视网膜动脉普遍轻度变窄,特别是小分支,动脉反光带增宽,有静脉隐蔽现象,在动静脉交叉处透过动脉看不到其下的静脉血柱。
②Ⅱ级:主要为动脉硬化。视网膜动脉普遍和局限性缩窄,反光增强,呈铜丝或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表现为:偏移(Salus征),远端膨胀(静脉斜坡)或被压呈梭形(Gunn征),并可呈直角偏离;
③Ⅲ级:主要为渗出。可见棉绒斑、硬性渗出、出血及广泛微血管改变;
④Ⅵ级:Ⅲ级改变加视盘水肿,以及动脉硬化的各种并发症。
急进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最主要的改变为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称为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同时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出以及Elschnig斑(脉络膜梗塞)。
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患者全身小动脉持续收缩、张力增加,长期的高血压即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形成高血压小动脉硬化。高血压临床多为缓慢进行,但少数呈急进型发展。高血压早期眼底可正常,当全身动脉压升高时,眼底的改变有:
⑴视网膜动脉管径的改变:视网膜血管正常对应的动脉、静脉管径比为2:3,高血压视网膜动脉收缩,因动脉痉挛而狭窄变细管径比可达到1:2或1:3,管径粗细不匀, 血管扭曲,特别是黄斑区小血管明显。
⑵高血压性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反光增宽、血柱颜色变浅、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等动脉硬化征。
⑶视网膜的内屏障受到破坏,液体和有形成分自血管内溢出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黄斑区可见脂质性硬性渗出呈星芒状排列,末梢小动脉痉挛性收缩,产生棉绒斑。⑷急性高血压或称恶性高血压或慢性高血压突然急性升高,除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外,并出现视乳头水肿,对恶性高血压具有诊断意义。严重时脉络膜血管亦受损,大量血浆漏出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以上眼底变化有助于全身病诊断治疗参考。
治疗
如果及时治疗,去除病因,降低血压,早期的眼底病变可逐渐消退。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晚期视网膜动脉呈银丝状或完全闭塞,视网膜因缺血导致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来源:眼科时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