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葡萄肿:
高度近视眼球后部显着增长,后极部形成局限性巩膜扩张,即为后葡萄肿。其发病与眼球轴长和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密切相关。当病变累及黄斑时,常使中心视力减退。后葡萄肿的患者容易出现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等。
2、RPE和脉络膜萎缩:
局部萎缩可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白色区,其边界划限并可有色素聚集。广泛萎缩可见整个后极部眼底呈黄白色区,为暴露的巩膜。在近视发展过程中,萎缩斑趋于融合。
3、漆裂纹与视网膜下出血:
漆裂纹是高度近视眼Bruch膜最典型的病变,表现为很细的线形或星状,粗细不规则的黄白色条纹。漆裂纹一般认为是Bruch 膜的破裂,可并发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患者常于青年时代突然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出血吸收后视力可好转。但日后还可在同一部位出血复发。高度近视眼有黄斑出血者大多与漆裂纹有关。
4、Fuchs斑及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高度近视眼底后极部出现任何黑斑均可称为Fuchs\"斑,是RPE细胞的增殖所致。典型者位黄斑或其附近,为一约1/3~3/4视乳头直径大小、灰色或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斑块。黄斑出血和Fuchs斑可能代表了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不同过程。高度近视眼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比例可高至40.7%。当脉络膜新生血管向内生长,可发生急性无痛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5、周边视网膜变性及视网膜脱离:
约1/3高度近视眼有一些周边视网膜变性,包括格子样变性,雪球状沉着物及萎缩性视网膜裂孔。1/4有非特殊改变,如"不压迫变白",霜样变性及不规则色素沉着。在周边视网膜变性区内,易引起萎缩区内视网膜裂孔形成,有些发生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近视程度越高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视网膜脱离可能对患眼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所有高度近视患者应该至少每年找眼底病大夫检查一次眼底。
6、玻璃体变性:
高度近视眼经常有玻璃体变性,常于早年出现,年长后更加明显。玻璃体解聚液化,形成混浊物漂浮于玻璃体腔内。随眼球位置而移动,患者常因飞蚊幻视不安。以后可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前玻璃体内有一灰暗色环,随眼球运动而漂移。这种玻璃体混浊要与急性视网膜裂孔形成相区别。急性视网膜裂孔形成常由于玻璃体牵拉引起,因有少许的出血,患者可见眼前闪光以及较多的小黑点飘动。 来源:上海和平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