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往往依据形态学进行分类,是否进行手术同样依据白内障对视力影响程度即白内障的不同形态、混浊的部位,范围等,来决定治疗时机及手段。先天性白内障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前极性白内障,主要是晶状体的前极部囊膜混浊,在瞳孔区呈一白色的锥状隆起,而成为锥形内障,是前囊下上皮细胞增生的表现,前极性白内障往往是因胚胎期前房形成过迟,晶状体长期与角膜接触,或由于晶状体未从表面外胚叶彻底脱落所致。
2、后极性白内障,也称后囊膜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位于晶体后极略偏鼻侧,可看到圆形斑点状混浊,其周围可有半环状灰白混浊环围绕。后极性白内障是由于胚胎期玻璃体动脉未完全消退所致。
3、点状白内障,在散瞳情况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晶状体内极度细小的点片状混浊,呈灰色或浅蓝色,位于晶体皮质深层。边界清晰,用肉眼可见,并影响视力时称为点状白内障。
4、冠状白内障,位于晶状体皮质深层,短棒状或水滴状,环形排列在晶体的周边部,形同花冠。因晶状体中心部透明,很少影响视力。
5、少见白内障:如梭形白内障,星形白内障,珊瑚状白内障,苔藓状白内障等等。
--以上这些先天性白内障都是静止的,一般对视力无影响或者影响不大,一般不需手术处理。
6、绕核性白内障:又称板层白内障或带状白内障,是儿童最常见白内障之一。多为双眼发病,特点是在晶状体核心层发生盘状混浊,而在这些混浊外围又被一层或数层板层混浊包绕。各层之间有透明皮质间隙,在透明皮质内可见到长短不一的钩状混浊跨越赤道部呈典型的菊花瓣样混浊,严重影响视力,应尽早手术处理。这种白内障绝大多数是静止的,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胎儿甲状旁腺机能低下、低血钙及母体营养不足有关。
7、全白内障(完全性白内障),出生时晶状体全部混浊。晶状体上皮及基质在胎儿期巳被破坏,出生后不会有新的纤维生长,有完整的囊膜,有时整个晶状体内容全部液化,变成乳白色液体,称为液化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对视力影响较大,应尽早手术处理。
8、膜性白内障,一般在液化性白内障吸收后,前、后囊膜接触机化,两层囊膜间可夹有残留的晶状体纤维或上皮细胞,使膜性白内障呈厚薄不均的混浊外观。此类白内障应尽早行截囊手术,对较薄的膜性白内障如患者能够配合者可采用YAG激光治疗。 来源:好大夫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