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工近视(Artifical myopia)
由于检影时,验光师与被检者之间有存在一定的距离要求,才能在检查眼位时能正确掌握来自被检眼视网膜聚焦的映光的变化,但这个距离是人为造成的,故称为人工近视,即检影距离的倒数。假如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检影时不能确定,那就很难把握对被检眼的屈光定性定量,所以检影时,确定检查者与被检者之间的距离很重要,只有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检影距离上观察,才能有效的得出被检眼的屈光结果。
二. 中和点(Point of Reversal)
中和点, 又称反转点,即与被检眼视网膜上的像点成共轭焦点的一点,同时也是映光不动的一点。 寻找中和点与确定中和点是定量屈光度的关键,由于屈光介质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造成了被检眼视网膜聚焦后映光的不同,因此对验光师来说要求很高,检影时必须专心,积极思维。 观察映光的动向是验光师检影屈光状态的最主要的标志,只有对映光原理有了充分的认识,理解,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运用自如。
映光四要素:
1). 动向——检影镜作水平,垂直方向呈正交状摆动,观察被检眼的映光动向,如映光随检影镜摆动方向一致,即为顺动光,可考虑该被检眼可能是正视眼,轻度近视或远视眼,用逆动片中和之。如映光随检影镜反方向而动,即为逆动光,可考虑该被检眼是近视眼,用顺动片中和之。 2). 亮度——轻度屈光不正(<3.00DS)检影见被检眼较明亮 中度屈光不正(<6.00DS)检影见被检眼暗黄色 高度屈光不正(>6.00DS)检影见被检眼较昏暗,甚至不能辨别动向。 它是随被检眼屈光不正的程度增加而变暗,不论是远视眼还是近视眼。 3). 形状——接近中和点,见被检眼映光呈圆形状,一般可判断为单纯性近视眼或远视眼;见被检眼映光出现椭圆扁平状,则可判断该眼有散光存在,如映光光带亮度明显。则证明该眼的散光度数较深。注:带状检影镜对观察形状除外 4). 速率——摆动检影镜幅度不能太大,以检影镜的光束在被检眼范围内活动为局限。摆动速度应均衡,映光的运动速度随被检眼的中和程度而变化,越接近中和点越快,到中和点时映光速率消失。
此外,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整个检影过程中,检影距离应始终保持一致,被检眼与检查眼的视轴夹角应尽量以不大于15度为宜。验光师在检影过程中,必须做到:始终双眼睁开,千万不能闭一眼,用另一眼来观察检影,同时也应完全矫正检查眼的屈光不正。
在基本掌握了检影映光原理基础上,运用“映光四要素”对被检眼量进行客观测定的这种检影验光方法,是验光师客观判断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