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中读书看报,并且经常在夜晚为村民进行表演,村里的人也都把他当成奇人,认为他有不同于常人的夜视能力。人真的能在黑暗的环境中读书看报吗?难道他的眼睛与常人不同吗?那么从来没有经过训练的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红外线成像仪的帮助下,也没有发现刘朝行有任何作弊举动
绝技表演,黑暗中读书看报
河南省封丘县曹岗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夜晚,几个要好的朋友正在玩扑克。吵闹声不绝于耳,正在这时,突然停电了!黑暗之中,有一个人却依然在出牌,在他不停地催促中,众人只有点上蜡烛,才能看清手中纸牌的花色。
这个人叫刘朝行,他拥有一项神奇的绝技———黑夜中也能读书看报,平时一有机会他就会为乡亲们进行表演。多次表演后,刘朝行这一特殊的本领很快就传到了河南大河报记者刘新萍那里,她对这件事情也表示质疑。
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近日,在大河报新乡记者站的办公室里,刘新萍和几位同事,以及他们专门邀请来的新乡市中心医院眼科专家邢志平主任一同对刘朝行的夜视进行了检测。
刘朝行的本事让现场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当时他们和刘朝行近在咫尺,灯关掉以后,他们都看不见报纸上面的字,可是刘朝行却能看见并读出来。虽然速度不如正常光照情况下那么快,但是基本上可以比较流畅地读下来。
因为近视超过3000度,验光仪也检验不出结果
眼睛近视,验光仪却检验不出任何结果
刘朝行的眼睛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作为一个行医多年的眼科医生,邢志平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奇特的情况,一时间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为了弄清楚眼睛夜视的秘密,刘朝行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新乡市中心医院。一直怀疑刘朝行眼睛构造有问题的邢志平对他的眼睛做了仔细地检查。
邢志平检查后发现,刘朝行除了是近视眼外,眼睛构造跟常人并没有任何区别,难道说他的近视眼与他的夜视有关系吗?那么他近视的程度又是怎样的呢?邢志平决定给他做一次电脑验光。
可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电脑验光仪竟然打印出来一张没有任何结果的检测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机器出现了故障?为了检查电脑验光仪故障的原因,医生又找了两名患者进行测试,这时验光仪又恢复了正常,可是为什么偏偏验光仪到了刘朝行这里却检验不出来呢?
暗房中再次表演,却意外失败,难道之前他在作弊?
一个眼睛近视的人,不但拥有夜视能力,竟然还可以使验光仪出现故障,这更不可思议。正在这时急于证明自己具有夜视能力的刘朝行决定在新乡中心医院的暗房里再进行一次表演。
出乎意料的是,刘朝行百试不爽的夜视能力这次遭遇了麻烦,在暗房中,他再也无法看到任何东西。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怀疑,难道在之前的表演中他有作弊行为?
回到北京,我们找到了一家专门研制红外探测设备的研究所,借用了一台红外线成像仪,并且把刘朝行请进了演播室。
红外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依赖于可见光就可以成像,在完全漆黑的房间,它可以接受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通过对红外辐射采集之后成像,显示出物体的形状。通过这台红外设备能否观察到刘朝行在黑暗中阅读的状况呢?
演播室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封闭空间,这里只要把灯关掉,就立刻漆黑一片。刘朝行在这里,将要面临一次从未有过的检验。他按照要求坐在凳子上,把报纸贴近眼睛,慢慢地读了起来。关上灯后,在红外线成像仪下,我们特意留意了刘朝行的动作,并没有发现他有任何作弊的举动,而只是在慢慢地阅读报纸上的字。“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署召开民主生活会工作……”
难道刘朝行的视网膜和夜行动物猫头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刘朝行在新乡中心医院的暗房就不能读报纸,而到了北京的演播室,他的夜视能力却又恢复了呢?
视网膜上有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一种叫锥状感光细胞,另外一种叫杆状细胞,锥状细胞主要在白天使用,而杆状细胞则主要在黑夜,也就是光线比较暗淡的情况下使用。比如猫头鹰,它的视网膜上杆状细胞非常多,所以它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自由地飞行。难道刘朝行的视网膜和常人不一样,也好像猫头鹰一样,杆状细胞比较多?
为了进一步探究刘朝行的夜视能力,寻找他眼睛的秘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决定通过视网膜电图来分析刘朝行眼睛视网膜上细胞的情况,并且请来了一位志愿者一同进行对比测试。刘朝行的眼睛与普通人的眼睛到底有没有不同之处呢?
通过视网膜电图测试,证明了刘朝行视网膜上的杆细胞与志愿者没有任何区别。这个结论既让刘朝行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同时也让他困惑不已。他能够夜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刘朝行双眼近视超过3000度,高度近视和夜视能力有关吗?
刘朝行的眼睛除了近视没有任何异常,难道他的夜视能力真的跟近视有关吗?验光师廖医生决定用手工的方法对他进行检测。
检测发现,刘朝行的双眼近视都超过了3000度,这一结果,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同时廖医生告诉我们当患者眼睛近视程度超过2600度以上时电脑验光仪将无法得到准确的验光结果。这也就解释了新乡市中心医院电脑验光仪出现故障的原因。这样的超级近视魏文斌也觉得少见,但是近视和夜视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魏文斌决定对刘朝行在黑暗环境下辨别物体的速度以及能力的强弱做一个特殊的测试。魏文斌发现猛然到一个黑屋子里,刘朝行同样什么也看不见,也是慢慢适应黑暗之后才能辨别物体,这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在暗处辨别物体的能力他明显要高于常人。
回想一下,在大河报新乡记者站的办公室里,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微弱月光,使得刘朝行的表演如鱼得水,而到了新乡医院的暗房里在完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就不能完成阅读了,当我们把他带到北京的演播室里用红外线测试仪测试的时候,由于仪器屏幕透过报纸散发出微弱光亮使得他的表演又恢复了正常。而同仁医院暗适应测试,再一次证明了刘朝行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阅读的。
魏文斌解释,刘朝行的夜视能力实际上是在慢慢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他本身是高度近视眼,而且从来没有配过眼镜,从来都没有看清楚过外面的世界,所以他总是在昏暗下辨别物体,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样看东西。在黑夜中看到的东西比正常人会多一些。人的身体是很聪明的,当身体的某项机能发生某些缺损的时候,身体可能会调动其他部分或者是本身的一些修复功能,帮助我们去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就如同一些盲人,他们的听觉都是非常的敏锐的,这就是一种补偿功能。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