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视力矫正的历史渊源于一九八零年由美国IBM公司,利用准分子激光(波长为193mm)来做钻石刨光的用途。一九八七年,Torkel医师等做动物眼睛的试验时,发现其对角膜的削切非常地精准可靠,经过数年的人体实验后,欧洲、中国大陆批准准分子激光用于人体视力医疗常规使用。
激光视力矫正的历史渊源于一九八零年由美国IBM公司,利用准分子激光(波长为一九三nm)来做钻石刨光的用途。一九八七年,Torkel医师等做动物眼睛的试验时,发现其对角膜的削切非常地精准可靠,经过数年的人体实验后,欧洲、中国大陆批准准分子激光用于人体视力医疗常规使用。
美国及台湾相继于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局部开放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当时,是以PRK(激光屈光角膜切削术)为主,一九九九年,美国及台湾,全面开放 眼科 专科医师使用准分子激光后,Lasik的手术方法,遂成为目前激光视力矫正的主流。由于Lasik具有安全性、准确性、稳定性等性质、术后视力平均可达0.8至1.2,这就是为什么激光视力矫正可以广为普遍流行的原因。
要谈超级视力就要先了解到Lasik手术原理,Lasik是用角膜板层刀,将角膜切割掀开0.160公分厚的薄片,再将准分子激光照射在残余的角膜基质上,做不同深度气化削切。
我们目前做激光视力矫正的极限,通常会告知病患术后裸视为1.0至1.2左右,之所以目前无法达到2.0至3.0[鹰眼视力]的原因,是因激光视力矫正的目标及方法着重占整个屈光状态比率之85%,另一方面5%的因素与眼睛内的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相关构造有关,就好比一部多层镜头照相机,我们用激光所做的修正仅在第一层镜头(角膜),其它镜头如同水晶体、玻璃体,如有漫漫或者像底片的视网膜神经有破损或退化,则激光视力的效果就会打折扣。
所以我们若要达到视力2.0至3.0的状态,就必须采用[高层次屈光不正矫正手术,透过精密辅助测量仪,将这部份影响屈光的测量数值告知准分子激光在招待角膜照射时做高层次同步修正(Ablation)。接下来,我们分别来探讨准分子激光与角膜板刀,在新一世纪追求的目标。
传统准分子激光是以6.0mm至6.5mm的大光斑(BroadBeam)照射方式,这是因为考虑到一般角膜直径为10至12mm,而瞳孔在放大缩小的范围为3至6mm,所以6至6.5mm激光削切足够视力矫正所需。此外激光执行中,即使病患做轻微的上下左右偏移转动,也不会对矫正结果有所影响。除了大光斑式激光治疗系统外,线性式(SlitScan)及扫描(Flying Spots)激光治疗系统亦为某些厂商所采用,当然,利弊得失各有千秋。目前最新一代的智慧式(Smart Beam)激光治疗系统,乃结合70%的大光斑做初步的照射,再用30%扫描式飞点激光来进一步修整,以达到更精准的气化削切。
一、角膜地图仪的应用(Topography),原本是配合激光削切时不规则散光的修正,然而目前市场上各种术前检查所使用的角膜地图仪,其准确度及可信度仍有待改进,新一代角膜前后的状态,现今科学家更进一步研发一种同步在术中就能与准分子激光相互配合扫描治疗的系统(Topolinked system),将会大大提升散光治疗的准确度。
二、红外线眼球自动追踪仪的发明,其实原本是应用在飞航科技的导弹系统上,在屈光激光器的使用上,主要是修正屈光激光照射中、眼球不自主转动造成的偏移效果,通常一分钟可扫描眼球二百次,未来的激光照射系统,若是朝飞点扫描式的执行程序发展,则红外线眼球自动追踪仪的重要性,更不可言喻!
来源:民众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