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白内障,初发期可采用药物治疗,但是仅可能延缓其发展而不能改善晶状体混浊的程度。最好的方法是手术,何时手术最适宜呢?白内障视力下降到0.3,即符合手术指征。
有资料显示,80%以上的老年人患白内障后,常常要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亦即眼球晶体完全混浊,眼睛看不见时方来手术。显然,这是一种误区。视力下降到0.1以下不再做手术,有多个弊端。
首先,随着白内障的不断加重,对眼内多个组织如角膜内皮、晶体悬韧带的损伤将加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增加;其次,对存在窄房角,有闭角型青光眼发生可能的病人,在经历白内障膨胀期过程中,有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可能,一旦急性发展将会出现虹膜萎缩、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后粘连等,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早期(即视力未降至0.3以下时)晶状体核大多是软性的,易被超声击碎乳化,便于吸出,如果核过硬则增加超声操作时间和能量,术后反应加重,甚至不能采用超声。
因此,白内障不要等到视力功能下降到很低水平时才做手术,而是宜早不宜迟,也就是当视力在0.3就可以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该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白内障的最好方法,对眼睛的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手术仅10分钟,且无需住院,次日便可重见光明。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