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为什么又称EK
一位患者想摘掉戴了多年的近视眼镜,眼科医生推荐她做当前已经成熟的近视激光矫正术LASIK。到眼科检查后,发现近视度-9D,角膜的厚度为478μm。虽然其他一切都在手术的适应范围内,但角膜显然是有些“单薄”。讨论的结果,最后确定的手术方式为LASEK。
LASEK和LASIK,中间只相差一个‘E’字,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误听和混淆,我们小范围内又分别简称为IK和EK。LASEK的全名叫Laser Epithelialkeratomileusis,或者Laser sub-epithelialkeratotectomy,也有称Laser epithelialkeratoplasty,中文名称强调上皮瓣,译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也有作者译为激光上皮角膜磨镶术,也很明了。考虑到LASEK和LASIK的不同就在于瓣的不同:一个是单纯角膜鳞状上皮层构成的LASEK上皮瓣(50~70μm),另一个是角膜浅基质和上皮层构成的LASIK瓣(130~160μm)。为强调这一区别,加上激光扫瞄是在瓣下的基质层进行,直译为上皮角膜磨镶术略显欠妥,因此,我当时确立的译名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并倾向于推荐这一中文命名。 2001年:LASEK预言
自从LASEK成为又一种激光屈光手术的临床选择,其与PRK和LASIK的关系就一直备受关注。在专业刊物、国际会议以及各种小范畴的研讨会上,对于LASEK的定位也常会挑起争论。我们曾在2001年“上海国际眼视光学会议”上,预言我国的PRK将被LASEK取代,另有一部分LASIK也将因为LASEK毋需微型角膜刀制瓣而被分流。二年来,除上海以外,广州、北京、天津、重庆、江苏、安徽、武汉、山东、浙江、江西、河南、河北、四川、陕西及宁夏等地均开展了LASEK。PRK确已日渐势微,主流LASIK也有部分被LASEK分担。
国际:LASEK的发明
LASEK见于国际,最早是1999年,由在意大利行医的Camellin医生率先报告。这距1983年Trokel报告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16年。Camellin是应用酒精软化上皮然后去上皮的方式来进行PRK的,但是由于制剂师误配浓度,在一次手术中他发现角膜上皮可以成片地分离,他将上皮重新覆盖于激光后的创面,结果发现疼痛等显著减轻。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科学观察后,他在眼科刊物上提出并命名了这一手术。
LASEK在我国的起始
与Camellin医生的路径不同,我们几乎与他同时,早在98年,开始摸索还原PRK的活性上皮的方法。早年的PRK是用自制的地卡因滤纸片来软化角膜上皮的,在浸润时间适宜的情形下,可以取得较大片的上皮。鉴于角膜上皮的屏障作用以及对角膜创伤愈合的理解,我们尝试在PRK术后尽量将保留的上皮覆盖于切削区,并给予角膜接触镜保护。当时在诊疗中也看到一些转诊来的LASIK瓣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很期待能有摒弃PRK的疼痛和LASIK的瓣缺点的新手段,这在客观上也促使我们探索。有些患者在“有上皮的PRK”术后的疼痛明显减轻,但较大部分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我坚信手术结束时存有角膜上皮保护的PRK应接近LASIK的境界,它的雾状浑浊、疼痛和回退等一定不是传统PRK可望及的。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保留上皮,开始LASEK雏形,但是很遗憾,未能走在国际创新报告的最前面。(当时褚仁远教授带动下有一课题“防治PRK的并发症(Haze))。
LASEK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置的相关问题
1、LASEK上皮瓣制作原理
LASEK从最初报告到现在已经4年,其制备上皮瓣的主流方式仍是应用酒精浸润上皮,使其基底膜与前弹力层自然分离,仅需轻轻分取,即可获得完整的任意位置、任意大小、留蒂的上皮瓣。同时,亦有应用上皮成形器或刀具制作上皮瓣的方法,有的新方法制作的上皮瓣可以使基底膜更完整,角膜刺激症状更轻。
2、LASEK上皮瓣制作程序
常规消毒铺巾、冲洗结膜囊。倍诺喜表面麻醉每5分钟一次,共二次。置上皮环钻。上皮环钻直径可以选择8mm、8.5mm、9mm、9.5mm等(远视切削需大直径)。置20%酒精于环钻内,浸润25~35秒。BSS充分冲洗。应用上皮铲沿环形痕迹轻轻分离上皮。可留基蒂于最适合于术者操作的位置。将上皮瓣翻转恰如LASIK瓣一样。留待激光扫描。LASEK制瓣仅需2~3秒。国内外都有医生在未跨过学习曲线的早期阶段时就断言“与PRK一样,疼痛等也没有不同”,也有医生抱怨LASEK的手术过程耗时太长,“半个多小时可以做多少LASIK啊。”与这些论点相反的事实是,一个成功的高活力上皮瓣,将得到与PRK不一样的体验;而一个娴熟的上皮瓣创建,如果不计酒精浸润的30秒,从起边到留蒂获取完整上皮瓣,仅仅需要2~3秒。
3、LASEK上皮瓣重度异常时
LASEK术中出现上皮瓣重度异常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但如果发生,既往有学者的建议是改行PRK,我们也曾持有这一观点。但目前我们的看法是:首选改期手术,不进行激光,不会影响最终的效果。不提倡术中改为PRK,没有必要增加患者的风险。
4、LASEK上皮瓣大小可控
LASEK上皮瓣较LASIK角膜瓣的大小更可任意控制。当进行远视手术时,宜选用9.5mm的上皮环钻,必要时亦可附加蒂部的保护
5、LASEK激光设计值
经典的PRK设计,为防止回退所带来的问题,设计值与目标值之间已经为回退度数留下了空间。经典的LASIK设计,考虑到角膜基质水化的影响,亦要适当考虑设计值的加量。LASEK的回退在大多数病人是很小的,甚至显得比LASIK还稳定,因此设计值要重新考虑。普通情况下,比PRK的设计值可减少10~20%不等。以我们的病例来看,轻中度近视的设计值,LASEK较LASIK减少0.25D~0.50D。
6、LASEK上皮瓣复位程序
激光结束后立即用BSS湿润上皮瓣并顺水推瓣复位,亦与LASIK瓣复位相似,尽量减少器械接触。干棉签整理上皮瓣边缘至缘沟清晰,瓣匀称妥帖于基质面上。给予角膜接触镜。
7、LASEK术后接触镜
LASEK术后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基弧可选择8.4~8.8mm。国际上的报告是留置角膜接触镜3~4天。我们的留置期通常为3~7天。观察中发现,留置时间主要取决于上皮水肿区的情况,如果过早取镜,小片的水肿上皮太娇嫩,有可能因为眼睑的力量和眼球的运动而脱落,导致迟发的角膜刺激症状。
LASEK与 PRK和LASIK比较
1、术后刺激症状
常规操作下的成功的LASEK,其角膜刺激症状80~90%的病例与LASIK相近。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在病人的主诉中,异物感、流泪、眼酸甚至显著的眼酸重感是常见的。术后第二天的复诊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可以毫无困难地睁开术眼,可以没有结膜充血。事实上,如果有病人因为适应症的原因双眼分别接受了LASEK和LASIK,术后次日可能出现LASIK的眼因为轻微的结膜下出血而看起来不如LASEK的术眼那样安静。
2、疼痛
PRK手术后疼痛显著,而LASIK疼痛很轻。术时用了表面麻醉药水,无论PRK,还是LASIK或者LASEK,都不会疼痛。手术后PRK在角膜上皮愈合前,会有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一般在72小时之内。LASIK的不适时段很短,通常6~8小时就无碍。LASEK由于保存了活的上皮瓣,比PRK的疼痛等不适显著减轻,愈合时间也减少。但上皮瓣有部分细胞在制作或复位过程中‘昏过去’或者‘凋亡’,需要时间‘复活’,因此疼痛不适比LASIK要多,时间介于LASIK与PRK之间,通常会在8~12小时之间。
3、屈光矫正效果
Camelin的结果是非常理想的。在200多例病人的矫正中,近视占大部分,但也有远视及特殊补矫的病例,补矫包括PRK等术后的欠矫。90%的病人在2周内即已恢复到有效视力的80%以上。当时的报告指出,上皮瓣的分离并非是百分百的成功,大约一成的病例制作上皮瓣有困难。我们在实践的早期也体会到上皮瓣的一些问题,但随着技巧的掌握,目前制作高活力上皮瓣的成功率在98%以上。在对近视、规则高散、不规则散光、远视及PRK、RK、角膜外伤等术后的病例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001年有学者报告LASEK较LASIK术后的角膜地形图更好,对比敏感度等视觉效果测定亦强于后者。从已获得的随访资料看,LASEK在术中、术后的表现,正好融合了PRK和LASIK的优点。
Lee JB等比较研究LASEK和PRK治疗低中度近视,认为LASEK治疗低中度近视安全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和雾状浑浊,没有角膜瓣并发症的顾虑。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