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新花——晶状体屈光手术
阿尔布莱克·冯·哈勒(Albrecht von Haller 1708.10.16-1777.12.7),瑞士生理学家、解剖学家、诗人,曾师从于博尔哈弗。哈勒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关于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理论,其著作《人体生理学的基本要素》(1757—1766年)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开始。他还发明了“进化”一词,含义和应用和现在不同。1742年至1768年哈勒出版的《瑞士花卉丛书》堪称植物系统学的奠基石。哈勒的诗作《阿尔卑斯山》在欧洲各国流传。 哈勒 《瑞士花卉丛书》中的插图,哈勒的手笔
有资料表明,正是哈勒在1746年将老师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此时搏尔哈弗辞世已有八年。
在进入十九世纪后,透明晶体摘除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的一种手段已经被广为知晓和认可, 但是由于感染的危险,在无菌手术时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这种手术只是偶尔被应用。世人公认的CLE首例报告要等到英国医生里斯特(Joseph Lister 1827.4.5~1912.2.10)在1865年发明消毒术之后。 里斯特
1889年,奥地利外科医生弗卡拉(Vincenz Fukala 1847-1911)和法国的瓦彻(Vacher)首次发表了透明晶体摘除术的临床报告,由于弗卡拉的开创性工作,人们将这类手术命名为“弗氏手术(Fukala's operation)”,而历史已经在搏尔哈弗最初提出透明晶体摘除术的方案之后翻过了近两个世纪的篇章。
但是由于受到当时手术条件的限制,在其后的十年中,通过对手术前后的追溯比较却显示出让人沮丧的结果:因为高度近视眼晶状体后囊薄而缺乏弹性,极易在手术过程发生破裂;而且透明晶状体的皮质不易清除干净,手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高。另一方面,高度近视眼眼轴长,球壁薄,摘出晶状体后眼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这也是该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由于存在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晶状体眼,机化膜形成以及因此而进行的多次重复手术等严重的后果,故而CLE在二十世纪初叶便逐渐退出临床,晶状体屈光手术也随之进入了低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和普及,小切口超声乳化,无缝线切口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和利用,为晶状体屈光手术带来了新的革命。虽然CLE仍然是屈光手术中争议最大的手术之一,但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发明,为晶状体屈光手术开辟了一块更加广阔的天地。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Phakic intraocular lens, Phakic IOLs)最早应用于临床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经数十年历程。Phakic IOL分为前房型(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Pakic AC-ICL)和后房型(Phakic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Pakic PC-IOL)两种。
1952年,巴龙(A. Baron)首次尝试将人工晶体植入前室。1953年,罗马的斯特拉普里(Benedetto Strampelli)和德国的顿海姆(H. Dannheim)在巴龙的启发下继续开拓,并分别设计出他们自己的前房角固定型人工晶体。哥伦比亚的巴勒奎尔(Jose Ignacio Barraquer 1916-1998)将人工晶体植入术推广应用,但是在当时这种手术存在比较多的并发症。在八十年代中期,德威利(Dveli)对角固定型人工晶体加以改进,用四个柔性的固定角代替刚性固定。而更早一些,沃斯特(Worst)在1977年发明了虹膜爪(iris-claw)用于前房植入,并于1979年为无法忍受重复手术之扰的患者植入了虹膜爪晶体,在此基础上,沃斯特和费希纳(Fechner)于1986年推出了(前房)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Artisan/Verisyse Phakic IOLs),并用于临床……历经多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一方面得益于显微手术的普及,以及检查手段和手术操作技巧的不断改进等,另一方面由于Phakic IOLs材料不断更新,生物相容性得到改善,设计更为合理,距角膜内皮和晶体具有更加合适的安全距离,使Phakic IOLs手术日臻成熟,手术的并发症越来越少。现在施行CLE的同时通常都联合Phakic IOLs,这大大地降低了晶状体摘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虹膜固定晶体 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眼球
相比于其它屈光手术,晶状体屈光手术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预测性好:由于影响晶体手术效果的因素比角膜屈光手术少,因此其预测性要比角膜屈光手术的预测性好。
2、矫正幅度大:对于超高度近视,可通过负度数的人工晶体或双人工晶体来矫正,而角膜屈光手术对于超过-15.OD(即1500度)的近视基本没有办法。
3、对近视、远视均适用,目前已有矫正散光的报告。 4、与角膜手术相比,术后较少不规则散光的发生。 5、不足之处,操作难度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角膜手术。且手术后眼球失去调节力,看近时可出现老花眼现象(可通过配镜或调整人工晶体度数来解决)。
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和沉浮,屈光手术家族中的元老——晶状体屈光手术凭借其在矫正高度近视方面的固有优势,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终于涅磐重生,焕发出新的生命。
注1:也有资料称,“在1708年,Herman Boerhaave就开始进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手术以使屈光不正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