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霖霖妈妈因为自己或者孩子患有远视眼,导致视力不佳、视觉疲劳,而非常焦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请广州眼科专家为大家解析。
远视眼和近视眼、散光眼一样,都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很多人理解“远视”是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其实是错误的。“看远清看近不清”是年轻时视力很好的人群,在45岁左右患上眼睛“老花”的症状。目前绝大多数人对“远视眼”的理解都是将“远视”与“老花眼”的概念弄混淆了。“远视眼”在不戴眼镜也不使用眼球调节力的情况下,是看远与看近都不清楚的。
“远视”患者由于眼球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眼球偏小、眼轴较短、扁平角膜。如果不使用眼球的调节功能,也不配戴远视眼镜的情况下,物像就会在视网膜之后成像,导致视物不清。
“远视眼”的症状如下:
(1)视力障碍:远视的眼睛不使用调节时,物像所反射出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因此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不清晰的影像。要想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必须借助眼球屈光系统与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或者在眼睛前面放置一个适度的凸透镜片,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正好“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远视眼”患者无论看远或者看近,都要运用眼球睫状肌的调节力。因此在不戴眼镜时,其裸眼视力的好坏与眼球的调节功能是否健全密切相关。
低度远视眼的人群,可以不用配戴远视眼镜,仅仅使用眼球调节力,就可以看远清楚,看近也清楚。而度数较高的远视眼,有的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还有的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当“远视”度数高到一定程度,眼球调节力不足以“矫正”远视时,反而放弃眼球的调节,患者会把目标靠近眼前,借助物像的增大来增加辨认物体的能力。所以,偶尔会发现明明是“高度远视”患者,却把书本拿得非常靠近眼睛,如不注意,有时误认为是“高度近视”患者,我们将其成为“远视眼型近视表现”。
人眼的调节力大部分来自眼球的睫状肌,睫状肌的力量强弱与眼球调节力的大小成正比例相关。所以,远视患者在得到一夜的充分睡眠之后,睫状肌力量完全恢复,调节力很强,此时的视力也是最佳状态。往往到了下午或晚上,用了一天眼睛的睫状肌产生疲劳,调节力也同步下降,视力也明显下降。儿童如果患有“远视”,在看书时间久了,字会变得不清晰,休息一会儿字迹又清晰了,也是调节力量变化导致。
“远视”患者看远的视力,可以通过眼球调节力提高,但是,看近比看远需要更多的眼睛调节力。比如:一个200度远视的患者,在看远时要用200度的调节力,而一个正视眼的人,在看33厘米的近处时,要用300度的调节力,此时,200度的远视患者在看33厘米的近处时,就要用200+300=500度的调节力,才能得到与正视眼同样清晰的视觉效果。所以,远视眼的视觉主觉干扰症状,多在看近处时首先表现出来。“远视”患者在看近时,常因眼球调节力不足而感到模糊,往往将目标放得离眼睛稍远一些,以获得清晰的物像,类似老花眼的表现。
(2)视疲劳:儿童在8岁之前,大多有200度以内的低度远视,随着年龄长大,眼轴前后直径拉长,将远视度数逐步抵消掉,视力也会恢复正常。这一类的远视属于“生理性远视”。
人眼在看近时,会发生“看近三反射”,即调节、集合、瞳孔缩小。儿童在“生理性远视”尚未消失之前,如果近距离读写时间过久,需要使用的调节力很大(200度远视眼,需要500度的调节力看近),同时双眼向中央集合汇聚,产生“内斜视”。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小斗鸡眼”,大多数是患有远视的儿童。相反,“远视”度数较深的眼睛,因为看近时眼睛的调节力根本不够用,所以干脆不用调节力,久而久之眼睛会发生“外斜”。
“远视”的儿童与成年人因为频繁的使用眼睛调节力,经常会感到眼部酸胀、头晕、头痛等视疲劳症状,通常表现为面额部和颞部(两侧的太阳穴附近)疼痛。疼痛起自眼内部或眼后部,甚至波及后颈或整个头部,症状在持续使用眼睛的时候更为突出。
青少年的眼球调节力很强,视疲劳症状经过短暂休息,往往很快就会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的调节力会逐步下降,在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之后,由于对眼球调节力的高度动用,可引起较严重视疲劳现象。
近距离用眼多、工作压力大、体力透支、精神衰弱,会使眼球的生理调节能力发生障碍,频繁出现视力模糊不清的感觉。严重的还会合并健忘、幻视、幻觉等精神方面的不适。
视疲劳持续时间过久,可能发生短时间的睫状肌麻痹,造成高度的视力障碍。此时无论配戴什么度数的远视眼镜,视力也不会提高。还有些人会发生睫状肌的痉挛性收缩,引起假性近视。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