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大众频道 → 手术常识 → 青光眼手术 → 手术知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光眼手术后的护理

http://www.cnophol.com 2010-1-14 14:01:03 中华眼科在线

    中华眼科在线指出,抗青光眼的手术后并发症并不少,所以需要及时的进行护理。并发症引起的因素很多,但这并不证明这种手术不安全,只是需要格外小心罢了。专家还介绍说,目前的抗青光眼手术可以分为周边虹膜切除术和滤过性手术。

    滤过性手术术后早期及晚期都有可能产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有:

    ①浅前房及前房消失。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因滤过口引流过畅,脉络膜脱离和手术创伤致房水生成抑制引起。处理方法:首先检查结膜滤过泡有无渗漏,有孔洞时及时修补,无明显渗漏可用一小棉枕置滤过泡相应眼睑上,绷带加压包扎,同时予散瞳,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高渗剂,也可口服醋氮酰胺。用上述方法治疗5日无效,并出现角膜失代偿、水肿时,应及时手术。最简便的方法是前房注气,可多次施行。无效时行脉络膜上腔排液术。

    ②恶性青光眼。常发生在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急性发作后立即手术,手术时前房角一直关闭者易发。恶性青光眼一经诊断,立即予阿托品散瞳、β受体阻滞剂点眼、口服醋氮酰胺、20%甘露醇静滴每6小时1次,可全身及局部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治疗5日未能缓解,前房浅,眼压高者可试用氩激光经周边虹膜缺损区行睫状突切除术,用Nd:YAG激光切除玻璃体前界膜。仍不能控制者,行后巩膜切开与前房注气术,并作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必要时摘除晶体。

    ③虹膜炎。几乎所有青光眼患者术后都有轻重不等的虹膜炎。予散瞳,局部或全身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注意排除视网膜脱离、晶体损伤、异物或全身疾病。

    ④驱逐性脉络膜出血。这是极为危险的征象,多发生在术中。表现为剧烈的眼痛,眼球变硬,高眼压使切口破裂,瞳孔发黑,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均被逼出。术前眼压控制不稳,高血压患者易发。一旦出现,迅速作后巩膜切开,在相当于睫状体扁平部巩膜上作“T”型或“L”型切开放出积血。全身用甘露醇静滴,并用止血剂,压迫包扎。

    ⑤滤泡不形成。常因虹膜嵌顿及疤痕闭塞滤过口引起。术后球结膜下注5-Fu5mg,每日1次。可预防疤痕形成。眼球按摩可迫使房水通过部分未闭的切口,也可用角膜缘杯吸法。

    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可有前房积血,通常2~5日会自行吸收;若虹膜色素上皮残留,则用激光补切方式去除;切口渗漏,早期加压、包扎即可;持续渗漏者,则将切口重新缝合;如果晶体损伤,若眼压正常,则待白内障成熟后摘除。

    术后晚期并发症有:①包裹状滤过泡:球结膜下注5-Fu,局部类固醇点眼,眼球按摩,也可用Nd:YAG激光击射筋膜囊,或将筋膜切除。②白内障:成熟后摘除。③感染:一旦可疑,应做眼睑、结膜囊的涂片和培养,全身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球后段感染,须做玻璃体切割术。④滤过泡破口:口服醋氮酰胺,加压包扎,预防感染。⑤交感性眼炎:对症治疗。

    对于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不有效彻底的治疗,不要拖延病情,避免因为并发症导致手术的效果降低。


    来源:互联网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镜,眼镜片,近视,近视眼矫正手术,白内障,青光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如何按摩眼部皮肤

    埋线双眼皮快速消肿的

    按摩紧肤消肿去黑眼圈

    九个日常动作让黑眼圈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子宫颈炎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
    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