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真菌性角膜炎的高发期。真菌性角膜炎病程长,效果差,诊断难,常因治疗不及时而造成失明,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一年中,以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患病者大多是农民。
虽然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角膜被真菌污染的农作物如谷物、枯草、树枝等擦伤后引可起真菌感染。另外也可因手术、长期用药或佩戴隐形眼镜引起继发性角膜真菌感染。
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常在伤后数天内出现灰白色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达2~3个月。 由于目前尚无十分满意的广谱抗真菌药,因此真菌性角膜炎往往顽固不愈,治疗的目的主要为保全眼球,视力常常因角膜溃疡形成的瘢痕而严重下降。更严重者,角膜溃疡如控制不好可以出现穿孔。一旦角膜溃疡即将穿孔或已穿孔,只能行角膜移植手术来保全眼球。由于我国角膜来源匮乏,加之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尚少,重症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失明和眼球不保。
因此,呼吁广大农民朋友在秋忙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如果出现眼睛被农作物划伤,建议尽快到就近的眼科就诊。基层医院的眼科医生对于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的角膜炎患者,应警惕真菌性角膜炎的可能,必要时及时转上级医院检查确诊,从而把可能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