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患者接受激光矫正手术后,本来就应该定期复查。事实上,很多人在术后一年甚至几年之后,觉得眼睛没有什么问题,就不到医院复查了。这是不对的。 因为近视患者做过激光矫正手术之后,眼球仍然是属于近视的眼睛,特别是高度近视也容易出现是视网膜等病变,也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当然,对于激光手术后的患者来说,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眼睛。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目前比较普及的全飞秒激光、飞秒激光、LASIK、LASEK、ICL植入手术等手术,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于手术后的一些不适反应,也应该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必过度的忧虑。
在复查时,如果发现视力有下降,也要进行验光和其他眼科检查,查明视力下降的原因。有些患者,由于近视度数过高、角膜厚度不足、或者本身眼睛的变化,术后 视力不能达到正常,可能需要配戴眼镜矫正。这些情况,在手术前,医生一般会对患者的预期有所交代。如果视力下降,但没有屈光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眼部的 其他疾病所致,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一个人的眼睛,做过激光手术之后,并不意味着以后出现了所有的视力的变化,都与这个手术有关。如果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手术本身,可能会忽略别的问题,包括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近期社会上对近视激光手术的广泛关注,也恰恰是一件好事情,促进大家对手术本身有更多客观全面的认识。大家在最近的报道中也注意到,近几年手术设备和手术技术不断改进,所以,最近的社会关注,本身也会促进各家医院及时更新手术设备。确实是有些医院,买了准分子激光设备已经有十多年,一直没有更新,这些医院往往是本身手术量很少,所以也没有资金购买新的设备,导致手术患者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医院,我觉得,应该果断地像蔡瑞芳教授一样,停止激光手术。蔡教授不愿意花巨资购买新设备,就及时停止手术,这本身是对患者的负责。目前的准分子设备一般都要几百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也要几十万元,如果是手术量很少的医院,没有资金和实力继续更新设备,倒不如及时停止手术。目前,一般认为,准分子激光设备,应该有一个强制报废的制度,比如,使用超过十年, 就不准再使用了。这次社会对近视手术的广泛关注,也希望能够对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推动,及时作出准分子激光设备的强制报废制度和严格的手术准入制度,以保证 手术的安全性,防止一些不太好的设备和机构继续手术,最终导致大家对整个近视手术的不信任。
如果你有眼睛或者近视手术方面的疑惑,可以加李海燕博士的助理QQ2119672065联系,李博士会为你进一步服务解答。
李海燕,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现任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