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间,各大医院的眼科中心是最忙的科室之一,因为很多父母会趁暑假带孩子来矫正视力。
比起矫正,许多爸妈更期待防患于未然。现在近视率那么高,到底有没有办法预防近视呢?原来市面上防控近视的方法有木佬佬,但哪个才是最有效的呢?
今年4月份,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瞿佳教授和黄锦海博士领衔的团队,在美国眼科学权威杂志《Ophthalm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瞿教授和他的团队,花了3年时间,找了目前已发表的6000多篇有关近视控制的论文,并从中筛选出有对照试验的研究。
这些研究涉及16种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其中有普通近视眼镜、OK镜、硬性角膜接触镜;还有一些药物,比如做散瞳验光时用到的阿托品等;还有一种不用花钱的户外活动。
他们给这16种方法的有效性,做了排序比拼,看看谁的近视防控效果最好。结果发现:药物阿托品的效果最好,高、中、低三种浓度,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
“但是,浓度越高,停药后反弹也越快,0.01%浓度的阿托品反弹则不明显。”黄博士说,阿托品可能是未来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的近视控制药物了,不过它也有一系列副作用,比如过敏、畏光、面红、发热等。
还有一个问题是,0.01%浓度的阿托品目前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没有全面用于临床,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不过国内倒是有一款接近的近视防控药品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已在假性近视治疗领域临床应用多年!消旋山莨菪碱和阿托品同属于M受体的阻断剂
黄锦海比喻,预防近视可能要像治疗艾滋病一样,鸡尾酒疗法,光学疗法、药物疗法、自然疗法联合使用,打组合拳。
另外,户外活动和近视,是这些年近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吗?答案是肯定的。
黄博士的PK表中,户外活动排第8,效果似乎不太吸引人。不过他提醒大家,不要简单看排名,因为有关研究比较少,所以进入分析的样本少,有些“吃亏”。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Ian·Morgan和中山大学何明光教授的研究发现,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3年后近视发生率下降10%;台湾长庚医院吴佩昌的研究,每天增加80分钟户外活动,1年后近视发生率下降9%。两个研究都说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发现,对尚未近视的孩子来说,充分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而对已经近视的小孩来说,户外活动的保护不明显。
“这就是一个阀门,一旦打开了,近视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来了。”预防近视,一定要从小开始,在幼儿园阶段就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
温医大眼视光学院周翔天博士说,目前,户外活动能预防近视,比较公认的说法有两个:
一是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瞳孔缩小会使景深加深,模糊减少;
二是光线亮一点,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这也是他正在做的研究。
这两个说法都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暴露在户外的时间,跟光照有关,与是否运动无关,所以窝在家里活动,对预防近视大概不会有什么作用。
黄锦海解释,虽然高强度的光照,比低强度的光照,更有利于抑制近视,但户外和室内的区别,不仅仅在亮度(两者的亮度,不是一个级别的,即使阴天,室外也比室内亮度高很多)。“户外光是动态光,室内光基本是静态的,动态意味着,眼睛始终在调节,在运动;户外,还意味着更多的远眺,眼睛能得到调节。”
虽然,目前更加细致的研究还在进行中,但专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要使户外暴露发挥作用,每天至少要暴露2个小时。
另外,一些研究还认为,跟一口气在户外待2小时相比,间断性的暴露,效果可能更好。
台湾的研究就采用了这个方法:20分钟课间,一天4个课间,80分钟。一些动物实验也证实了,短时间暴露,反复刺激带来的保护效果,可能比持续的暴露更好。
至于市面上买来的眼贴、按摩仪,黄博士的16种方法里并没有它们,因为这些方法没人做过研究,或者研究证据不够有说服力,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无法下结论到底是否有效。
至于保健品,医生们就更不推荐了。营养方面,已有研究认为维生素D缺乏和摄入过多甜食,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内容来源于升学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