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 论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缝线张力的不均一性,角膜植片难以保持正常形态,部分患者出现角膜高度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和矫正;移植术后早期,角膜中央扁平化,缝线拆除后,中央角膜逐渐膨隆、变陡向近视化发展,甚至发展到高度近视,亦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改善。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在角膜表面形成一新的屈光系统,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尤其在矫正高度角膜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方面。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证实RGPCL屈光矫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耐受性良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度近视、散光、圆锥角膜等的屈光矫正和重建。
我们利用RGPCL对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屈光重建,结果表明配戴后视力平均为0.95±0.08,≥0.8者14眼(60.87%),>0.5以上者达到100%,显著优于框架眼镜矫正。RGPCL可以和眼表泪膜有效弥合,重塑角膜前表面,形成一新的光学系统,使角膜的光学界面恢复正常平滑状态,同时RGPCL可以发挥泪液透镜效应,利用泪液镜有效矫正不规则散光,同时显著降低棱镜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矫正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消除像差,提高视觉质量[23]。
PKP术后RGPCL配戴方式报道较多,Bourne[4]和Geerards[5]等应用球面三弧设计的大直径(d=12?mm)RGPCL采用日戴方式,获得了成功,GruenauerKloevekorn等[6]应用特殊后表面设计的RGPCL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RGPCL镜片生产工艺逐渐完善,其设计从最初的单球性设计,经历了多球面设计、非球面设计、特殊的圆锥角膜设计等多方面重大变革。RGPCL材料也因为加入了氟、硅等不同成分,在透气性、湿润性、弹性、异型性等方面得到提高。由于材料特性、设计工艺的不断完善,RGPCL配戴依从性明显改善,配戴周期明显延长,由以往的日戴,到现在的弹性配戴、连续配戴,角膜的安全性不仅未受影响,而且得到了更大的保障。本研究的病例中,全部应用高DK值的材料,大部分患者配戴的是前后非球面设计和特殊圆锥角膜设计的RGPCL,保证了RGPCL的较理想配适状态、覆盖位置、活动度,因而应用9.0 10.0?mm较小直径的RGPCL完全可行,并且比大直径RGPCL有更良好的泪液循环;角膜的氧供有了保障,使RGPCL弹性配戴和连续配戴成为现实,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长期随访未见有角膜炎症、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排斥反应等并发症。
RGPCL对角膜的形态有一定重塑作用。本研究表明RGPCL配戴期间,角膜轻度变平,角膜K值和散光明显减小,角膜K值由配戴前的(47.18±4.92)D降为(45.69±3.04)D;散光由配戴前的(6.53±2.26)D降为(3.95±1.87)D。谢培英等[7]报道PKP后配戴RGPCL角膜SRI及SAI指数明显降低,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和球面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停戴RGPCL后角膜形态是否重新恢复,尚需大样本、长时间观察研究。
总之,RGPCL用于PKP术后屈光重建效果理想,配戴状态良好,患者耐受性佳。但由于PKP后角膜的特殊性,对RGPCL的直径、配戴方式、DK值、设计工艺等有何特殊要求,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