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从2001-01/2004-12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对于在诊断中,有青光眼、葡萄炎、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脱离、明确的眼外伤等病史除外,以老年性白内障诊断患者为主要收集对象,对患者部分相关因素没有收集,如:抽烟、饮酒、以及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等。共1 004例,平均年龄67.10±9.07岁,男497眼,女507眼,右眼503例,左眼501例。
1.2方法 使用法国BVI- A/B超测量眼球轴长,每眼测5次,取平均值为眼轴长,Topcon KR—8800测量角膜曲率,并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B超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运用STAT 8.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按眼轴的长度分A、B、C组(A组,眼轴长AL≤25mm;B组25mm<AL≤30mm;C组AL>30mm),比较就诊年龄;用散点图观察白内障手术年龄与眼轴的相关性。
2结果
2.1眼轴分组 平均眼轴长为24.72±2.74mm。按眼轴的比较可以看出,在眼轴较长的C组,平均白内障手术年龄为64.25±8.04岁, 而A组平均白内障手术年龄为67.44±9.16岁,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02。见表1。
2.2 年龄分组 随着年龄的增加,眼轴有变短的趋势,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的差异(P =0.05~0.63),见表2。
2.3年龄与眼轴的散点图 随着眼轴的增长,可以看到白内障手术的年龄是逐渐变小,回归方程为y=73.32-0.25x (t =-2.43,p =0.015), 手术年龄和眼轴具有较弱的相关。
图1 白内障患者手术年龄与眼轴长度的散点图
3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当前我国致盲的首要眼病,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使得白内障的数量急剧上升,现解决的最好方法仍 然是通过手术来复明[1-3]。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抽烟、饮酒、紫外线照射、糖尿病以及皮质激素等[4],但确切的致病原因并不清楚。白内障与屈光不正之间的相关性报道[5,6]也较多:皮质性白内障可出现散光度数变化;核性白内障可致近视加深;高度近视与白内障形成具有相关性,中、低度近视与白内障形成相关仍在争议中。近视眼导致白内障可能机制[7,8]是:近视眼患者的调节力下降,使得睫状肌过度收缩而致对晶状体压力增加,同时,收缩牵拉会使晶状体周边部纤维分离。高度近视眼患者晶状体中,抗氧化能力下降,未饱和脂质氧化增加。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变薄,对纤维组织压力增加,可以使得白内障形成。近视眼眼轴的增加,使得后房同时加深,改变晶状体的新陈代谢。
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可以看到:眼轴的长度增加,尤其在眼轴长度>30mm 时,白内障手术的年龄为64.25±8.04岁,较短眼轴白内障手术年龄67.44±9.14岁提前近3a时间(P =0.002);眼轴与手术年龄的相关分析具有较弱的相关性(r =-0.25),Tuft SJ等[9]在欧洲住院人群中观察更强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轴与手术年龄的负相关为1.56。本观察结果提示随着我国近视眼患者人群的增加,将导致本已因人口老龄化所致的白内障人群数量进一步增加,尤其是白内障手术年龄的年轻化,将使得我国现有防盲任务更加艰巨,因而对近视眼的预防和延缓发展也是刻不容缓。
本研究仅提示眼轴的长度与白内障手术较弱的相关性,而这一回顾性研究资料只是来自以住院人群为基础,并不能代表以自然人群为对象的研究情况;其外,本调查并没有收集其他混杂因素,包括:抽烟、饮酒、维生素使用等,同时不同阶段年龄患者对白内障手术术前视力的要求,也未作分析。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调查或严格的病例对照研究是评估近视眼对白内障影响所必需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