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7-12-25 16:54:58 中华眼科在线

 

    该组病例平均岁数较大—73.3岁,术后1mo视力≥0.5者86.7%,≥1.0者35.4%,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分析可能与年龄偏大,常伴有一些眼底病变有关。后囊破裂6眼中其中4眼为刚使用该法,未等灌注满前后房,就盲目向核后方插入乳化头有关,此4眼被改为娩核后完成手术;另2眼发生在抽吸残余皮质时牵扯所致。角膜重度水肿的4眼,2眼为青光眼术后的患者,术前检查内皮细胞计数偏低;另外2眼为V级核,尽管碎核后再超声乳化,仍用时较长,开始用50%能量时,小的碎核不能完全乳化,常导致管道阻塞,加大能量到70%后才将硬的小核乳化,但又因能量大而至碎核在前后房中旋转,不易吸入乳化头中。所以,对于V级核,采用囊外摘除术可能更为适宜。

    双向劈核法来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硬核,克服了前述几种方法的不足,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1)在劈开硬核前,几乎不用超声能量;(2)不需要高负压去吸住提起大而硬的核,这也克服了负压力弱的机器缺点。在核充分松动,前囊口又足够大时,劈核器轻压核下部,硬核上部会自然翘起脱出前囊口,超乳头顺势抵住核赤道部分,立即给以灌注,不让前房完全消失;却让后囊远离核后极,可见核与后皮质或后囊间的间隙,再在直视下乳化头斜面紧贴核后面滑至核后极,不至于刺破后囊膜,乳化头在核后极托住核,起到了“砧板”的作用,稳定可靠。(3)劈核器在核前方与核后面的乳化头呈交叉状,牢固地前后夹持住核,挤压、切、劈得心应手,也克服了劈核器盲目绕到核周的危险。(4)该方法系在核的前后表面同时加力,核自然被完全劈开,不会留下部分残余体,为随后的超乳浮起核创造了条件。当然,也可以从核后面向核前面边乳化,边用劈核器碎核,填入乳化头中。(5)双向劈核仍系在囊袋内碎核,勿需将核翻到前囊上,核前后均有支撑,对悬韧带的影响很小,尤其是乳化头在核后面托住,纵然后囊破裂,核块也不易坠入玻璃体腔中。

    应用前后夹击双向劈核法的注意事项:(1)撕囊口应够大,不小于6mm,以便核上缘能顺利翘出前囊口。(2)尽力吸净核前面的皮质及乳化掉软的表层核,即松解核束带,给前后夹击中心核创造出空间。(3)一定要让核上缘滑出前囊口后,再将超乳头尖端抵住核赤道处;也必须待灌注满前后房后,再将超乳头贴住核后面滑到核后极,如核上缘不能滑出囊袋,可向核后方注入Healon,让核上缘显露出来,再向核后插入乳化头,不能盲目地用乳化头去撬起核块乳化,以免损伤后囊膜。如果注意了这3点,掌握“前后夹击双向劈核法”就十分容易,处理硬核也很快捷,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何守志.晶状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253

2王宁利,魏文斌.眼科专题讲座.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55-158

3刘小阳.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53-1155

4姚克.超声乳化手术技术进展及相关问题.中华眼科杂志, 2000;36(2):85

5李建章,陈薇,张德荣,夏文清.横向劈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5):390

6王首雁,张泳.挤切碎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眼科研究,2001;19(4):350

7 EyeWorld Staff. 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咬切-劈裂”分核新技巧.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杂志中文版,2005;1(2):27

上一页  [1] [2] [3]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责编:xhhdm)

下一条:
更多关于(眼科,眼科医学,眼科疾病,眼科临床,人工晶体,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袋日常护肤8大高招

5款至酷太阳镜 型男必

08韩国时尚达人眼镜秀

炫酷太阳镜打造时尚酷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6023366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