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实时定位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http://www.cnophol.com 2007-12-25 17:14:31 中华眼科在线

 

    3讨论

    睫状体脱离是外伤性低眼压的主要原因,长期低眼压可造成角膜、晶状体营养障碍,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1]。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而治疗的关键是准确确定睫状体脱离的手术范围并手术复位。

    3.1关于术前检查 术前全面检查,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三面镜借助光学折射对前房角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可发现巩膜突与睫状体带分离的裂隙,暴露出带有色素并呈灰白色的巩膜内面,但三面镜检查受屈光间质清晰度及眼压高低等因素的影响。UBM能弥补前房角镜的不足,可以清晰地显示睫状体及临近组织的关系,准确地定位睫状体离断口[2]。但UBM无法对眼球加压,对于前房极浅的窄裂隙睫状体脱离有时难以发现。所以,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两者的结合,诊断和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脱离[3]。但仍然会有一些病例在术前无法明确睫状体离断口。本组8例术前均行三面镜及UBM检查,有2例患者术前因前房极浅,虹膜膨隆,未能明确睫状体离断口。

    3.2关于术中实时定位的应用体会 对于术前检查无法明确定位的病例,术中应用三面镜检查实时定位睫状体离断口,对手术成功起决定性作用。我们采用术中前房穿刺,注入适量粘弹剂后立即进行房角检查,其优势在于:(1)眼压升高,角膜不会出现皱褶,便于进行房角检查及睫状体准确缝合。(2)加深前房,周边虹膜由膨隆状变为扁平,前房角区清晰显露,极窄的房角裂隙也能显露。(3)易于区分由挫伤导致单纯睫状体表面纵形和环行肌纤维分离造成的非完全性睫状体断离,和睫状体前部完全与巩膜突分离,其间形成裂隙造成的完全性睫状体断离[4]。(4)能防止遗漏散在、多发的睫状体离断。本组8例患者,术前均进行三面镜结合UBM检查,并在术中前房注入粘弹剂进行实时定位。术毕巩膜瓣伤口关闭前,8例均用三面镜对睫状体缝合部位进行复查。避免了以往因睫状体脱离口未查到或漏缝、手术范围估计不足,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盲目的全周睫状体缝合,提高了一次手术成功率。

    3.3关于术式 传统的睫状体复位术采用的是切穿巩膜床,放出脉络膜上腔液体后,垂直于角膜缘的间断缝合方法[5]。也有报道将间断缝合改良为连续缝合,术后效果满意[6]。本组病例采用水平重叠式缝合,与传统的术式有很大的不同,并有其自身的优越性。(1)平行于角膜缘的缝线更适合睫状体放射状的解剖结构。水平缝线与睫状体放射状结构相垂直,使睫状体与巩膜帖附更紧密,更确实[7]。(2)双排交错镶嵌式缝合能够起到双重拦截作用,避免间断缝合后缝线之间遗留细小缝隙,切实关闭异常房水通路,使睫状体得以牢固复位。(3)水平镶嵌式缝合无需大面积切穿巩膜,减少了医源性创伤。另外,本组病例通过向玻璃体腔注射平衡盐液(BSS)恢复眼压,使术中眼压稳定,操作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本组手术治疗的8眼,视力由术前的0.05~0.1,提高到术后的0.4~1.2,眼压全部恢复正常,手术效果显著[8,9]。

    3.4术后眼压变化 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术后第1d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眼压28~41 mmHg。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下面几种情况有关:长期低眼压使睫状突代偿性过量分泌;术后房角组织水肿,滤过减少;粘弹剂前房残存均可能在术后产生一过性高眼压。同时发现,有的病例术后眼压不会马上升高,可能是由于睫状体脱离没有在短时间内愈合并恢复分泌功能。因此,术后需密切观察眼压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本组患者经过2wk左右的时间眼压均恢复正常。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责编:xhhdm)

下一条:
更多关于(眼科,眼科医学,眼科疾病,眼科临床,睫状体,睫状体脱离,定位缝合术,瞳孔,眼底,视力矫正)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袋日常护肤8大高招

5款至酷太阳镜 型男必

08韩国时尚达人眼镜秀

炫酷太阳镜打造时尚酷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6023366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