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阻塞性泪道疾病共587例587眼,年龄7~83岁,病程2mo~30a。所有病例的激光治疗均由同一医生完成。器械设备:带导光纤维(0.3~0.6mm)的KTP激光治疗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波长532nm,脉冲频率3 000~5 000ps,功率8~15W可调,自制泪道探针(带针芯),自制泪道冲洗针头。
1.2方法 常规泪道冲洗,粘膜表面麻醉,扩张下泪小点。将带针芯的泪道探针从下泪小点插入至泪道阻塞处,拔出针芯,通过空针引入导光纤维,调整激光能量与频率对阻塞处作连续击射至阻力消除并有落空感。抽出光纤,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泪道冲洗通畅,则用带侧孔的泪道冲洗针头向泪道注入易妥芬眼液(主要成分庆大霉素1.5万U,10g/L氟美松龙)。本组病例术后均用易妥芬眼液冲洗泪道,术后3~5d每日连续冲洗,后每周冲洗1~2次。所有病例定期随访,平均随访1.5a。疗效判定:术后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术后溢泪症状缓解,需定期冲洗,冲洗通畅者为好转,以上均为有效;术后仍溢泪、溢脓,冲洗不通和(或)有粘性分泌物返流为无效。
2结果
KTP泪道激光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中不同阻塞部位的疗效间存在差异,下泪小点、泪小(总)管阻塞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组(χ 2检验,P <0.005,按α=0.05的水准,)。
3讨论
KTP泪道激光器是采用KTP非线性倍频晶体装置(磷钛钾晶体),将1 064nm的Nd:YAG激光倍频为波长532nm的可见绿光,具有较窄的激光脉冲宽度和极高的功率密度,热扩散效应很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气化组织的能力很强,利于疏通阻塞的泪道,恢复泪道本身的管状结构。它不仅对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不适合手术的泪小(总)管阻塞也有独特之处[1-5]。
泪道不同部位阻塞的疗效差异:(1)泪道腔内激光使用的导光纤维直径只有0.3~0.6mm,光纤细小,富有弹性,能直接或在空心泪道探针引导下插入泪道,让光线的刀头直达阻塞部位,以最小能量、最少的照射次数,直接汽化切除局部阻塞,疏通泪道。由于激光聚焦好,汽化和切除病变组织精确,因此泪道损伤的范围和程度毕竟还是极小和轻微的。一般损伤仅限于泪道黏膜上皮层,只有在泪道阻塞严重、反复激光时才伤及上皮全层和深层。因此在泪小点阻塞患者疗效较好。泪小管纤细纡曲,周围软组织较多,激光治疗术中易形成假道[3],我们在术中探针进入时尽可能的拉直下泪小管,避免粗暴操作。本组病例资料显示激光治疗泪小(总)管及泪小点阻塞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原发性鼻泪管阻塞的患者可能存在Hasner瓣的功能不全[6],当眼部的下行炎症或鼻部的上行炎症使粘膜肿胀,重朔了结缔组织纤维的螺旋状排列,上皮下海绵体功能失调,反应性充血,就会阻塞泪道。因此尽管鼻泪管较泪小管粗,为骨性管腔,一般阻塞段较短,术后肉芽瘢痕增生较少,可采用激光治疗,但是仍然有部分病例出现复发(10.8%)。(3)慢性泪囊炎患者病程较长,由于炎症刺激使泪囊上皮粗糙增厚和瘢痕化,泪囊增大,黏膜上皮及肌肉松弛,部分患者泪囊功能呈不同程度的丧失[7],激光术治疗后虽然泪道冲洗通畅,但其泵功能不佳,患者仍有溢泪症状,远期随访往往出现复发。本组病例中,慢性泪囊炎激光术后复发的时间为1wk~1.5a,平均9mo,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尤其是泪囊巨大、病史长及多次冲洗仍有溢脓者,建议不采用激光治疗而改行泪囊鼻腔吻合术。(4)激光泪道成形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远期预后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中各组均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的避免了干扰因素。
我们认为,KTP泪道激光对于不同部位阻塞性泪道疾病治疗的远期疗效存在差异,其中对于泪小点、泪小(总)管阻塞的远期效果很好,对单纯鼻泪管阻塞的病例长期观察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慢性泪囊炎的病例中复发率较高。这与泪道不同部位的解剖因素及不同的组织结构有关。因此对于长期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我们建议选择泪囊鼻腔吻合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