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127例182眼,男59例85眼,女68例97眼,其中糖尿病者72例102眼,无糖尿病者55例80眼,年龄49~87(平均68)岁。术后迪非、典必舒/佳明点术眼4次/d, 持续1mo。
1.2方法 黄斑囊样水肿诊断标准: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中心暗点等;眼底检查:黄斑水肿、隆起、软硬渗出;血管造影可见早期水肿范围内为暗区,静脉期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由模糊逐渐增强,形成黄斑区强荧光,后期呈囊样强荧光,形成花瓣样外观;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囊样间隙[1]。
2结果
2.1术后并发CME情况 术后随访6mo。有糖尿病者并发CME 12例15眼,发病率为14.7%,发病时间为术后第5d~5mo。无糖尿病者并发CME 3例3眼,发病率为3.8%,发病时间为术后1wk~6mo。
统计学处理:采用CHISS软件分析数据,χ 2检验,结果算得:χ 2=6.0387,自由度=1,P =0.0140<0.05,为有意义,证明糖尿病因素对于白内障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存在明显相关性。
3讨论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ME)也称为“Irvine- Gass”综合征,是白内障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应用,后囊膜完整性的保持,发病率已显著降低,但仍是目前术后最不具有预测性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主要认为是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理论:致炎物质如前列腺素、P物质、血清素、内毒素、缓激肽、白血病素等,在白内障手术的刺激下释放入房水,通过某种尚未清楚的途径到达黄斑,引起黄斑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排水功能的减退,从而破坏了血一视网膜屏障,导致黄斑囊样水肿。此外紫外线及短波可见光也使通过直接损伤该屏障导致CME[2,3]。而糖尿病的基本病理表现正是微血管的损害。糖尿病患者本身具有微循环障碍,行白内障手术更是加重了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出现CME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眼的情况是有理论支持的。在临床工作中,除了一般性的治疗,如二氯芬酸、甲基化黄嘌呤、酮咯酸氨丁三醇、糖皮质激素以外,术前采取针对性的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措施对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CME高发病率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00-2101
2王宁利,魏文斌.眼科专题讲座.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91
3余秋蓉,朱思泉.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5;5(5):983-98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