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回顾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7-12-28 14:43:49 中华眼科在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81眼)为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C和D级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男54例,女27例;年龄5~79岁,平均34岁;病史10天~79个月,平均7个月。术前视力:光感至指数者49眼(60.49%),0.02~0.09者27眼(33.33%),0.1~0.3者5眼(6.17%)。

    1.2  晶体状态及合并症

    1.2.1  晶体状态  晶体透明者26眼(32.10%),其中3眼晶体半脱位;不同程度混浊者(含3眼后发性白内障)55眼(67.90%)。

    1.2.2  主要合并症  主要合并症包括:(1)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者28眼(34.57%),其中16眼(19.75%)合并晶体混浊;(2)前部PVR 14眼(17.28%),其中11眼(13.58%)合并晶体混浊;(3)瞳孔后粘连4眼(4.94%),其中3眼(3.70%)晶体透明。

    1.3  手术方法  基本方法同以往报道[1]:间接检眼镜下查裂孔,行孔膜外冷凝和环扎或外加压;年轻患者行晶体切除,核硬化明显行超声粉碎;VR术中注意充分松解视网膜固定皱褶,去除玻璃体基底部增殖及视网膜前膜;视网膜活动度恢复满意后行气-液交换、眼内光凝、SF6C3F8或硅油内填充。晶体手术情况:65眼行晶体切除,6眼行超声粉碎;67眼晶体手术于玻璃体手术之前进行,14眼则于玻璃体手术之中进行,其原因均为术中晶体混浊发展或晶体的存在影响眼底手术操作。

    1.4  疗效评定标准  解剖性成功指视网膜完全复位或大部分复位(残留赤道部前小部分视网膜未复位);功能性成功指术后视力提高,即术前光感者达指数以上,手动者0.02以上,指数者达0.04以上,0.02以上达0.05以上或视力表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术后近期(2个月以内)解剖性成功64眼(79.01%),包括完全复位51眼(62.96%)、大部分复位13眼(16.05%);功能性成功45眼(55.56%)。22眼随访2~30个月(平均18个月),16眼保持复位,6眼再次脱离。

    2.2  手术并发症  81眼中,26眼(32.10%)发生以下并发症:(1)不同程度的术中或术后眼内出血17眼(65.38%),其中处理视网膜前膜或裂孔时出血10眼、灌注头进入眼内时出血3眼、术后呕吐致次日出血1眼、术后1天行气液交换术后出血1眼、诱因不详2眼;(2)术后前房重度炎性渗出反应4眼(15.38%),其中术中操作过多所致2眼、1周内2次玻璃体切割手术1眼、术中灌注头进入视网膜下1眼;(3)术后严重角膜混浊或后弹力层皱褶2眼(7.69%),其中晶体粉碎时巩膜压迫法不当1眼、术后硅油接触角膜内皮1眼;(4)其他并发症3眼(11.54%),包括术中、术后脉络膜脱离各1眼,术后可疑后部缺血性病变1眼。

    2.3  影响LVR术后效果的因素  对7种可能影响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的因素(PVR分级、前部PVR、裂孔大小、脉络膜脱离、晶体手术方式、眼内填充物、术中或术后眼内出血)逐一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结果仅前部PVR和术中或术后眼内出血使手术成功率分别为42.86%和86.65%(P<0.01),有或无眼内出血并发症则分别为58.82%和84.38%(P<0.02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责编:xhhdm)

下一条:
更多关于(眼科,眼科医学,眼科疾病,眼科临床,视网膜手术,晶体切除,玻璃体,视网膜脱离,)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袋日常护肤8大高招

5款至酷太阳镜 型男必

08韩国时尚达人眼镜秀

炫酷太阳镜打造时尚酷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6023366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