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各类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机制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162例(170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进行观察,Ⅰ级膜70眼采用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联合散瞳治疗,Ⅱ级膜60眼采用5-FU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及散瞳,Ⅲ~Ⅳ级膜40眼,采用Nd:YAG激光治疗。 结果:随访3~12mo,所有病例瞳孔膜完全吸收,无1例复发。 结论:瞳孔纤维膜的形成可能与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和免疫反应有关,人工晶状体前膜尽早发现,适宜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瞳孔膜
0引言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前膜形成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随着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开展,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逐渐引起重视,它会影响患者视力的恢复和提高。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对视力的恢复意义重大。现将我院1994/2005年162例(170眼)人工晶状体前膜的治疗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1994/2005年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瞳孔膜形成162例(170眼),其中男95眼,女75眼,年龄32~80岁,老年性白内障70眼,外伤性白内障5眼,并发性白内障15眼,单纯伴有糖尿病者40眼,伴风湿/类风湿病者15眼,伴有葡萄膜炎者25眼。术后1~7d出现人工晶状体前膜,视力0.1~0.6,术后于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瞳孔膜的形成依据杨方耀[1]分级法,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程度分为5级:0级 即人工晶状体表面无膜形成;Ⅰ级 为人工晶状体前膜占据瞳孔区1/4面积;Ⅱ级 为前膜占据瞳孔区1/2面积;Ⅲ级 为前膜占据瞳孔区3/4面积;Ⅳ级 为瞳孔区被前膜覆盖。本组Ⅰ级膜70眼,Ⅱ级膜60眼,Ⅲ~Ⅳ级膜40眼。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d起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严密观察角膜、房水、虹膜与瞳孔的情况,发现Ⅰ级膜形成即用3g/L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复方托品酰胺滴眼,确保瞳孔处于活动状态,同时用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1次/d。Ⅱ级膜一旦发生时局部滴药同Ⅰ级膜,此外用5-FU注射液4mg加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2次/wk,最多不超过3次。如Ⅲ~Ⅳ级膜发生,则充分散瞳,表面麻醉,使用美国科以人公司生产的7970型Nd:YAG激光机,焦点调整为零位,采用单脉冲击射,能量1.3~5.0mJ,将红色He-Ne双瞄准光准确聚焦于人工晶状体前膜或略前,选择张力最大的部位或者前膜最薄弱处,沿瞳孔缘范围环形依次射击,由小能量开始,到刚好能击穿前膜为止。人工晶状体前膜大部分被切开时漂浮于前房,此时可聚集于游离膜片,击碎之。术后10g/L百利特滴眼1次/2h,散瞳2次/d。
2结果
本组病例经以上治疗,Ⅰ级膜一般治疗1~5d完全吸收,Ⅱ级膜大多3~5d内消退,5~8d完全吸收,Ⅲ~Ⅳ级膜40眼,35眼行1~2次激光,3~7d内膜消退,5眼激光后2d有新生膜状物形成,再次激光综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5-FU药物治疗,10d膜消退。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