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常视觉者的三通道输出曲线
支持三色学说的实验有“视网膜锥体细胞的光谱吸收曲线实验”。该实验是以极其细小的光点,单独地去照射每个锥体细胞,进而测得锥体细胞对光谱存在有3种不同的吸收,其吸收曲线[1]。
图中的3条曲线也相应地揭示了正常视觉者在视觉中产生红、绿、蓝3种原色的情况。虽然这一实验是对锥体细胞所做的实验,但是,这一实验同时也等于揭示了视信号有3个通道,并且这3个通道可分别产生红、绿、蓝3种颜色(本文称这3个通道为:红通道、绿通道和蓝通道)。我们依据图1所绘制的正常视觉者的3通道输出特性曲线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红、绿2条曲线相交的地方(L点位置)应该是光谱能量最大的地方。该处应该是正常视觉者在观察光谱时的亮点位置,大约发生在555 nm。本文就以图2为基本工具,以“平衡理论”为基本观点,揭示第一色盲及第二色盲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对它们基本特征进行全面分析。
2 第一色盲(甲型色盲、红色盲)的成因及特性分析
2.1 第一色盲的基本特征 (1)谱长特征:第一色盲在700 nm附近有一段盲区,所见光谱长度照正常视觉者的光谱长度要短一些。(2)亮点特征:第一色盲的亮点位置照正常视觉者的亮点位置向400 nm方向发生了偏移,大约发生在540 nm附近。(3)中性点特征:第一色盲有一个中性点,大约发生在480 nm附近。(4)辨色特征:第一色盲只能看到黄、蓝两色[以上关于第一色盲的4项基本特征,来自于俞自萍等人绘著的《色盲检查图》(第5版)第11页图中所提供的资料,经整理得出。本文在后面谈到的,关于第二色盲的各项基本特征也出自此处][2]。
2.2 第一色盲产生的根本原因 本文提出:如果是由于遗传病变而导致了红通道的结构,错误地选择了绿通道的结构的话,就会使人产生第一色盲。当红通道的结构被绿通道的结构所替代时,则红通道的输出曲线将与绿通道的输出曲线相重合,这样红、绿两个通道就要具有相同的覆盖特性。
此时,红、绿2种原色进入等量平衡状态。下面我们就依据图3中的特性曲线来解释第一色盲的各项基本特征都是怎样形成的。
2.3 对第一色盲各项基本特征形成的解释 (1)对第一色盲“谱长特征”形成的解释: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700 nm附近有一段没有曲线覆盖的地方,这是一段盲区。由于这段盲区的存在,使得第一色盲所见光谱缩短了一段。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所见光谱缩短的根本原因。(2)对第一色盲“亮点特征”形成的解释: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一色盲的亮点发生在绿曲线的高峰处(L点位置),大约在540 nm附近。该点的位置照正常视觉者的亮点位置向短波方向发生了偏移。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所见光谱的亮点向400 nm方向偏移的根本原因。(3)对第一色盲“中性点特征”形成的解释:O点为红、绿、蓝3条曲线的交点。该点意味着红、绿、蓝3种原色处于等量状态。红、绿、蓝3种原色处于等量状态时的颜色应该是中性色,所以O点是中性点。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所见光谱产生中性点的根本原因。(4)对第一色盲“辨色特征”形成的解释: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V段区域内,只有红、绿2条曲线所覆盖,并且它们是相互重叠的。这就意味着,红、绿两色在该段区域内,处处都处于等量状态。这样,第一色盲在该区域内只能看到红、绿两色的混合色(黄色),不可能单独看到红色或绿色。所以,V段是黄色段。U段与V段不同,在U段中多了蓝曲线。这样,就要有一部分蓝色与黄色相混合而生成白色。由于黄色量多,蓝色量少,所以U段是淡黄色段。从色调角度来看,从中性点到650 nm这一段应该属于黄色调。对于S段来说,该段仅由一条曲线所覆盖,即蓝曲线,所以S段是蓝色段。T段与S段不同,在T段中多了红、绿两条相重叠的曲线。这样,就要有一部分黄色与蓝色相混合而生成白色。由于蓝色量多,黄色量少,所以T段是淡蓝色段。从色调角度来看,从中性点到400 nm这一段应该属于蓝色调。因此,对于第一色盲来说,从中性点到低端(650 nm)这一侧,所见光谱为黄色;从中性点到高端这一侧,所见光谱为蓝色。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只能看到黄、蓝两色的根本原因。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色盲不仅看不到红色,同时他也看不到绿色。这就意味着:在第一色盲中,不可能存在着单一的红色盲或单一的绿色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