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随着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及人工晶状体材质的不断改进,白内障摘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多数患者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力。而后囊膜混浊逐渐成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广受关注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至上世纪90年代ECC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PCO的发生率仍可达到25%~50%[1-4]。王军报道的67例(73眼)PCO患者中有43眼视力<0.6,后囊切开术后仅有6眼视力仍<0.6[3]。本组患者在术后1~54mo逐渐发生的PCO不同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激光切开后囊膜术后使多数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提升,由术前的LogMAR视力平均(0.43±0.33)提高至术后LogMAR视力平均(0.08±0.12),差异有极显著性。
一直以来临床上主要采用视力的好坏来衡量PCO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然而视力检查仅仅是反映了在良好照明环境下,单眼黄斑区对高对比度(视标与背景的对比度达到或接近100%)目标的分辨能力,对于低对比度(目标与背景反差不明显)物体的分辨能力就无法通过视力检查来评价[1,3,4,10]。而PCO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不仅限于视力下降,还对其对比敏感度、双眼视觉功能、色觉等多种视功能发生影响。对比敏感度检查是在视角和对比度结合的基础上测定人眼在不同空间明亮对比度下分辨物象的能力。它的低频区反映视觉对比情况,高频区反映视敏度,中频区则反映了视觉对比和敏感度的综合情况,是比视力更敏感的检查指标,已经逐渐成为评价各种眼疾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方法[1,3,10-16]。本研究中30例患者(35眼)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后各频区的对比敏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极显著性,其中以中频区的改善尤为明显。这是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导致晶状体后囊膜的光滑性降低以及局部厚度不均匀,入射光经瞳孔区后光亮度减弱并出现散射,从而降低了视网膜成像的对比度。光散射越大,视力及对比敏感度降低越多[4]。我们的研究中有13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8,甚至达到1.0,但仍然感到视物模糊,经对比敏感度检查发现明显异常。在接受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说明视力的减退晚于对比敏感度的降低。其机制可能为PCO早期,由于后囊膜混浊不均匀且与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贴附不紧密,患者仍可通过混浊的缝隙视物,视力减退尚不明显,但由于入射光的散射使患者对比敏感度已明显下降;当PCO呈纤维化并与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紧密贴附后,患者视力才开始明显下降[3,4]。因此对比敏感度作为临床检查和评估PCO对视功能影响的指标是有重要意义的。
立体视觉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视功能,是双眼对各种物体在三维空间的方位、距离、深度的感知能力,它建立在双眼同时知觉和融合知觉的基础上,是人们从事各种精细工作的基础[1,15,16]。而单眼或双眼的中心视力降低以及对比敏感度下降都会影响立体视功能的恢复与正常。本研究中采用了两种立体视检查方法,结果显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分别有17例和8例患者为立体视觉缺失,在立体视阳性患者中仅有7%(2例)和13%(4例)具有中心立体视。激光术后不仅立体视阳性者增加,并且立体视锐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有37%(11例)和50%(15例)患者恢复了中心立体视功能。但是仍有6例和2例患者立体视功能异常,甚至3例患者存在抑制暗点;其中2例患者是因对侧眼视力较差(≤0.6)所致。说明立体视功能要求双眼均具有良好的视功能。PCO患者因为患眼的对比敏感度及视敏度降低而导致患者立体视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困难。即使是PCO早期,患眼视力并未下降,但由于对比敏感度的降低而破坏了双眼同时视觉,进而影响立体视觉的形成[1,10,13]。
色觉的产生与入射光线密切相关[1,15,16]。在我们的研究中,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前全部患者(35眼)都存在色觉异常,主要表现在蓝紫色及绿色辨别能力下降,术后色觉障碍有一定程度提高,说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导致入射光线经瞳孔区后光亮度减弱并出现散射,致使视网膜感色光能力下降,辨色力下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