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等5部委(局)共同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二,次于日本。在社会普遍为近视的低龄化趋势感到担忧的同时,也让国内大小医疗机构趋之若骛。但由于技术力量、设备投入上的参差不齐,眼科医疗市场(譬如近视治疗领域)频频出现医疗纠纷甚至重大医院事故。
那么,在中国医疗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日子日益临近的今天,眼科医疗市场发展状况究竟如何?
竞争激烈 鱼龙混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新技术被引进我国逐渐兴起。最初,做一次准分子激光纠正近视的手术,价格高达万余元,随着开展这项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增多,目前价格下降到5000元左右,有关数据显示,这一市场容量非常庞大,每年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手术的病人大概在100万左右,已经超过了白内障手术的病人,因此,一台价值百万元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器,一年不到就能收回成本。由于掌握技术门槛并不高,利益的丰厚使得许多医院、个体诊所纷纷上马此类项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教授介绍说,北京现在大小医院1000余家,一般二甲医院都设有眼科,整个北京市眼科医生近300人。北京的眼科市场具有患者集中度高,"大型知名医院过饱和,中小医院吃不饱"等特点,像同仁医院的占有率超过40%,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协和医院也占据一部分份额,私立医院所占份额相对较小,知名医院也不多。此外,患者有60%到70%都来自外地,但与前些年的外地患者占80%比例相比已有所下降,这说明北京周边的眼科市场也在逐渐发展,今后北京的外地患者占比将呈现下降态势。
江苏眼科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据悉,江苏全省有准分子激光治疗仪50台,大约占到全国总台数的1/4,足见密度之大。
医疗界曾有"金眼科、银外科"的说法来形容眼科市场利润之高,那么,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和投资者争相杀人这一诱人市场后,呈现出怎样的局面呢?东南眼科医院长赵广华表示,南京市各医院的眼科中心有10余家,准分子激光仪有13台左右,但仪器的档次差别很大,以检查价格为例,尖端设备与一般设备的价格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十倍以上。不光是南京,全国范围内不少医院开展此类手术一味追求"挣大钱",为了使得成本降低,使用二手机器甚至是三手机器,或者使用拼凑的仪器、设备,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成本在反复使用刀片……最重要的是普通百姓并不了解,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容易造成大量安全隐患。此外,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商业利益,在项目动作上不管医疗服务的科学性与特殊性,只注重讲求"短平快",给医疗安全带来很大风险,比如,聘请积压名专家做完手术后,没有相应的后继服务,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并且往往解决起来十分复杂。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