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视光学方法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青少年双眼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的视敏度下降,容易漏诊、误诊,收集相关病例的,对其相关检测指标临床分析,讨论如何分析双眼视觉功能变化相关指标,探讨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2年来临床诊断治疗5例类似患者,年龄12-15岁,曾因双眼视觉敏感度下降就诊,拟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给予配镜加强相关弱视治疗,治疗无效,就诊后常规检测裸眼远、近视力提示,远视力0.3-0.4,近视力1.0/30cm,双眼眼位无显性斜视,眼前节与后节检查,基本排除眼部和相关视路器质性疾病,给予常规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屈光度,患眼微小远视状态,常规眼镜矫正无法改善视功能,电生理检查提示正常、色觉及视野正常,瞳孔缩小后复查远视力波动于0.1-0.4,小孔镜检查视力无明显改善,遂给予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AC/A,辐辏、散开能力等双眼视觉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调节灵敏度明显下降,AC/A值偏低,余结果在正常范围类,遂运用-2.0——+2.0Ds反转拍即时对其进行调节功能的训练,结合心理物理治疗,双眼视功能明显改善,裸眼远视力达1.0-,复诊观察且持续稳定。
结果: 对于低远视状态屈光度患者,合并远视力较差、近视力正常情况,在基本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相关视功能检查,进一步行视光学方面诊断与治疗,此类病历患者调节功能障碍、调节敏感度下降,AC/A下降,运用反转拍的对调节功能训练和辐辏训练,患者视觉敏感度能即时改善并持续稳定疗效。
结论:双眼调节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对非视光学医师诊断合并一定困难,甚至视光学医师也易漏诊、误诊,难以选择正确治疗手段,导致治疗效果较差,如何正确诊断及处理,对相关视觉功能指标的检查与分析至观重要。此类病例患者,在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近视改变时,甚至在拟弱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行各项视觉功能指标检查,对异常者结合功能训练或药物诊疗,观察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