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受外界刺激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变性、肥厚的结膜下组织由球结膜向角膜侵袭,引起角膜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变性、混浊。常规手术复发率高,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极为棘手。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6月运用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翼状胬肉患者46例(62眼)。翼状胬肉均位于鼻侧。男22例,女2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术前视力:指数/20 cm~1.0,术后视力0.02~1.0,其中2例为复发性胬肉。
1.2 羊膜的取材和保存 无传染性疾病(即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等检测阴性者)产妇,取其顺产的新鲜胎盘,在无菌下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再用含抗生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的溶液浸泡10 min,分离羊膜(上皮面向上),置于手术膜纸上平铺,剪成4 cm×4 cm大小置于青霉素瓶中,用50%甘油(DMEM培养基+纯甘油V/V=1∶1)在低温冰箱(-30 ℃)下长期保存,此为灭活材料。
1.3 手术方法 按常规方法切除胬肉组织后,立即标记出结膜创面的上下及鼻侧创缘。按巩膜裸露面的形状及大小,剪取一片羊膜组织(上皮向上),置于巩膜裸露区。用10-0尼龙线于结膜创缘的上下及内侧边缘将羊膜缝合固定于表层巩膜上,并与术后结膜创面缘紧密结合。
1.4 术后处理 术后每日换药,弹力绷带包扎术眼,待角膜创面愈合后开放患眼,局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点眼2~3周,15天后拆除缝线。
2 结果
(1)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2~3天;(2)角膜透明度:翼状胬肉附着处角膜变透明或较前透明;(3)新生血管和炎症消退时间:未见新生血管侵入角膜,术后4~7天炎症消退;(4)术后视力:根据术前胬肉头遮盖程度而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5)排斥反应:未见。
3 讨论
3.1 羊膜的保存 笔者把羊膜置于手术膜纸上剪成4 cm×4 cm大小方块,放于已分装50%甘油(DMEM培养基+纯甘油V/V=1∶1)的青霉素瓶中,在低温冰箱(-30 ℃)下长期保存。这样使用方便,可减少污染机会。
3.2 羊膜移植的机制[1] (1)延长上皮细胞的生命,维持其克隆形象;(2)刺激上皮细胞的分化;(3)在置于含有成纤维细胞的结膜时能刺激杯状细胞的分化;(4)通过蛋白酶的活性,清除炎症细胞;(5)能抑制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信号传递和抑制正常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通过上述5方面的机制,使临床上达到加速上皮化,维持正常上皮类型,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化和减少形成等5 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
3.3 羊膜移植治疗胬肉疗效 翼状胬肉的病理基础是局部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侵及角膜引起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变性、混浊。此手术强调在按常规切除胬肉组织后,羊膜片应展平并与结膜缘紧密结合。羊膜移植片的内侧上下及外侧上下4个点的缝线均应经过巩膜浅层组织,这是羊膜片展平固定的关键。一般胬肉术后复发率可达30%~69%[2],而采用此术式,文献报道复发率为10.9%。据我科近期观察,无一例复发,这估计与病例数有限及观察时间短有关。此术式可使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缩短,又可预防结膜新生血管向角膜表面生长且减少了睑球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从本文结果看,羊膜移植治疗胬肉,是一种成功的术式,术后复发率低。但本组病例数尚少,仍需进一步观察探索。
[参考文献]
1 万修华.羊膜移植在重建健康眼球表层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23(2):109-113. 2 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