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白内障已成为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白内障手术治疗中手术质量低和并发症是影响手术复明效果的主要原因。超声乳化手术(超乳术)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后囊膜破裂,尤其是对于那些由ECCE技术向超声乳化技术过渡的医生来说更是如此。分析其原因,有助于该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笔者就我院186例(19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常见并发症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患者中,单眼178例,双眼8例;男85例,女101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6岁,平均61.3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2眼,糖尿病并发白内障1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9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6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4眼,外伤性白内障3眼,色素膜炎并发白内障2眼。
1.2 设备及材料 美国Alcon U-Ⅱ型超声乳化治疗仪、日本Topcon OMS-85型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国产爱维透明质酸钠、强生公司爱惜康10-0无损伤缝线、法马西亚—普强生产的喜望5.5/6.0mm光学直径人工晶体、美国奥斯美人工晶体及T、C人工晶体。
1.3 方法 术前半小时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对合并有青光眼者术前1h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1,术中散瞳。用2%利多卡因3ml+0.75%布比卡因3ml,酌情加0.1%肾上腺素0.1ml做球周麻醉,少部分眼部条件好、配合好的患者用爱尔卡因表面麻醉。球周麻醉者常规做上直肌固定缝线。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距角巩缘2mm做巩膜1/2厚度的水平切口长5.5~6mm,潜行分离至透明角膜缘内1mm处,用15°刀做3点位角膜侧切口,3.2mm穿刺刀穿刺进入前房,注入爱维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5mm,水分离,双手刻槽法分而治之,将晶体核乳化吸出。根据核硬度,超声能量40%~60%,免压80mmHg,硬核增至150~200mmHg,清理前房及袋内残留皮质,扩大巩膜切口5.5/6.0mm,囊袋内/睫状沟内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合并青光眼者做小梁切除术,侧切口注水加深前房。若不漏水,无需缝合。漏水致前房压力不稳定者加缝切口1针,结膜瓣覆盖巩膜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包扎单眼,手术结束。术中后囊破裂者依具体情况予以处理。
2 结果
2.1 视力 在186例194眼中,术后随访1个月,最佳视力≥1.0者45眼,占23.2%;1.0~0.5之间106眼,占54.6%;0.5~0.2之间29眼,占14.9%;0.2以下14眼,占7.2%。其中1眼因术中角膜后弹力层剥脱,术后1个月视力指数/30cm,1眼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无改善。
2.2 并发症 194眼中发生后囊破裂者58眼,占29.9%;角膜水肿37眼,占19.1%,其中尚有48眼 术后第1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见角膜轻微水肿,48h内水肿消退未计算在内。虹膜损伤出血3眼,占1.6%;经前房注水、注粘弹剂等方法血止;后弹力层剥脱1眼,占0.5%;虹膜无张力扩瞳症1例,占0.5%;人工晶体移位并一袢脱出1眼,占0.5%;后行2次手术缝线固定人工晶体位正。
3 讨论
白内障超乳术中后囊膜破裂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本组病例中,后囊破裂58眼,占29.9%,与王明辜 [1] 等报道的28.8%相近,较朱思思 [2] 等报道的5.17%为高,可能与我们在初期手术技术不娴熟有关。后囊破裂可发生在任何一个手术步骤中,主要发生在超声乳化及注/吸皮质不当时。当手术中前房不稳定、连续环形撕囊失败改为开罐式截囊,灌注抽吸皮质时误伤后囊或晶体韧带脆弱断裂易发后囊破裂。其中前房不稳定可由于手术切口位置不当、切口漏水或灌注量掌握不好等造成。CCC失败使前囊膜呈放射状撕裂,超声时灌注压促使撕裂进一步向赤道部扩展。核在囊袋内不易固定,雕凿深度不足,分核时操作过猛或核突然翻转,核块锐利边缘划伤后囊。灌注抽吸皮质,尤其是清除12点方位残余皮质时易误伤后囊。
后囊破裂时,应停止超乳,使用灌注维持前房。有玻璃体脱出者,防止核块掉入玻璃体腔,前房内注入粘弹剂,扩大切口改为手法清除残留核块,干吸法清除皮质,行前节玻切,前房内及破裂口周围的玻璃体应彻底清除。然后根据破口大小、位置及残留的前、后囊膜情况分别行囊袋内、睫状沟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或行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植入术。
后囊膜破裂是超乳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从而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如何预防术中后囊膜破裂,我们的体会是:提高手术基本功、完成好每一步骤。做好手术切口,可使前房稳定,成功完成CCC,对预防后囊破裂起关键作用,灌注清除残留皮质时,应防止误伤后囊。
参考文献
1 王明举,周开遗.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并发症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216-217. 2 朱思思,吴笑梅,古财然,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的处理.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