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疾病 (ocular surface disease) 第一节 概述 1980——Nelson首先提出眼表疾病的初始概念 1986——Schermer提出角膜缘干细胞理论 1989——Kenyon和Tseng首先开展带有角膜缘的结膜自体移植术用于眼表疾病的治疗,并获得成功。 1999——在美国迈阿密成立了国际眼表学会,同年,我国在珠海市召开眼表疾病研讨会。 眼表:指参与维持眼球表面健康的防护体系中的所有外眼附属器。 解剖学上,包括上下睑缘间整个黏膜上皮衬里 组织学上,主要指角膜和结膜, 眼表面包括了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泪膜 来源:干细胞,角膜上皮来源于角膜缘干细胞,结膜上皮可能源于结膜干细胞。 干细胞:干细胞是具有极大增殖潜力、长周期、进行不对称分裂的细胞,占成年机体细胞总数的0.5%—10%。干细胞可不断自身更新,除了干细胞外,所有细胞都有一定寿命而注定要死亡。 眼表疾病:狭义讲仅指角、结膜上皮疾病。 眼表功能:是保证睁眼状态下的清晰视觉:健康的眼表上皮;眼球表面必须覆盖一层稳定的泪膜。 泪膜:从外向内分别由脂质层、水样层和粘蛋白构成。 ①脂质层:由睑板腺、zeis腺分泌。 ②水样层:主要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而来。 ③粘蛋白层: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粘蛋白、结膜非杯状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表达的跨膜蛋白构成。 影响泪膜稳定的因素:泪液的组分和水压动力学、眼睑的结构和运动。 眼表疾病:眼表上皮层和泪膜任何一方的异常改变,都将引起角结膜上皮或泪膜的病变,即发生眼表疾病。广义讲指角、结膜浅层疾病和导致泪膜功能异常的疾病。
第二节 眼表疾病类型 外源性(稳定的泪膜) 内源性(眼表上皮下的基质微环境) 调控眼表上皮干细胞的 增生与分化 维持眼表的健康状态。 1、眼表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即非角化上皮à病理性角化型化生,由泪膜不稳定(外因)导致瘢痕形成的角结膜炎症(内因)所致。见于化学伤、烧伤、Stevens-Johnson综合症 2、角膜缘干细胞缺乏:以原正常角膜上皮被结膜上皮侵犯和替代为特征。 (1)由损伤造成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化学伤、烧伤、Stevens-Johnson综合症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角膜缘多次手术或冷凝、抗代谢药物毒性、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病等。 (2)基质微环境异常导致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先天性无虹膜、遗传性多种内分泌缺乏所致角膜病、边缘性角膜炎、翼状胬肉、假性胬肉等。
[1] [2] 下一页 |